秦風趕緊搖頭,我還有很多的試飛項目呢,殲轟七,殲八受油機,還有殲十也快出來了,我現在屬於逃避工作,出來觀光的,可不能在這裡鳩占鵲巢。
不過,上去看看是肯定的,這架飛機作為一款和巴基斯坦聯合研發的飛機,在研發的階段,就采用了國際上的成熟的部件,那麼,這架為出口研製的教練機,和國內的有什麼不同?
當秦風順著一旁組裝教練機支起來的架子,爬上座艙的時候,立刻就是眼前一亮,先不用說座艙內部的彈射座椅,采用的是西方的最常用的馬丁-貝克彈射座椅,僅僅說前麵的儀表板,就讓人大開眼界。
這是一款教練機,所以沒有各種複雜的武器係統,麵板非常簡潔,在兩側,布置的是一些飛行常用的儀表設備,高度表,空速表,姿態表,轉彎側滑表等等,有這些儀表,就可以做最通常的儀表飛行了,同時,在儀表盤的中央,最顯眼的位置,那裡是兩塊顯示器!
兩塊顯示器的麵積不大,似乎能顯示的內容也不多,但是,這兩塊顯示器的出現,是有著深遠的意義的。
國內現在各種教練機,都是滿滿的機械儀表,而隨著技術的發展,先進的現代化的戰機,顯示器的比例會越來越多,比如f-16一類的戰機,已經擁有兩塊大型的顯示器了,甚至現在最前沿的航空儀表理論,那就是全麵的玻璃座艙,沒有任何的儀表,靠著一平三下的布局,就足夠了。
飛行員需要適應顯示器的顯示方式才行,但是這並不容易,看慣了直觀的各種指針儀表,再去改飛顯示器的顯示方式的飛機,很不容易適應,尤其是年齡大,飛行經驗豐富的飛行員,更如此,很多老飛行員在飛殲七m的時候,上去第一件事,就是把平顯給關掉,覺得那個東西最礙事。
現在,這種教練機是培養新的飛行員的,新飛行員以後要飛的機種更多,現在就開始訓練他們適應這種顯示界麵,顯然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秦風是個年輕的飛行老手,他絕對不是故步自封的,對現代化的裝備,接受的能力是很強的,所以,他直觀上就能看出來,這種裝備,肯定適應己方培訓新飛行員的。
不過,驚喜很快就能想通了,因為這款飛機是和老巴一起聯合研製的,老巴的眼光,那可是最高的,這座艙顯示設備,老巴肯定是給提了不少意見的,如果還搞以前的那種全麵的儀表顯示,老巴說不定就撂挑子不乾了。
“風擋終於成整體的了。”秦風的目光好容易從座艙的儀表上抬高,看著前麵,以前久遠的三片式風擋,終於消失了,成為了整體風擋的結構,加上這寬大的側翻方式的座艙蓋,座艙裡麵的視野,那是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啊。
當然,作為一款現代化的教練機,平顯肯定也是有的,整體風擋的後麵,平顯看起來也是那麼的顯眼,再加上下麵的顯示器,整個座艙,已經達到了世界主流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