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據島國一則新聞改編,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阿仁躺在一處破舊的旅館內的一張床上,不停地抽煙,一根接著一根。床頭擺著一瓶偷來的安眠藥,滿滿一瓶,尚未開封。本來透明的玻璃水杯已經積滿了茶垢,裝著從自來水管裡接了的半杯水。
阿仁在等待著什麼,某個念頭、還是某個人呢?他不時猛抽幾口,很努力地希望自己的心情能夠平複下來,能思考些什麼或者能回憶些什麼。
地上很快散落著擺弄著各種姿勢的煙頭。
然而心情平靜下來後,思緒卻隻是回到了那個明月當空的夜晚……
還是幾個月前的光景,本地爆發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一種新型的病毒很快在全國肆虐起來,感染者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人們內心的承受極限,疫情的嚴重程度簡直與好萊塢災難題材的電影情節無異。
而全國以W市的感染者最多,而且很多專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都把病毒的傳播源頭指向了W市。
專家們的表態經過媒體報道後,不到兩三天的時間,所有的新聞似乎都將罪魁禍首歸咎於W市。
麵對媒體的各種轟炸式的報道,W市的市長不得不做點什麼了,自己可是一市之長,麵對多家媒體的討伐,不可能再繼續無動於衷了。
為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市長不停地通過本市的電視台、廣播等官方媒體向全市的市民通報出各種各樣的數據。
多少人感染了,多少人喪失了生命等等。似乎表現地誠實點,公眾和媒體就會像母親對待犯錯的孩子那樣,就變得理解和寬容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市長彆有用心的“坦誠”有點火上澆油。況且市長報告的數字經常出現前後矛盾的現象,這就很快成為那些媒體們口誅筆伐的又一理由。
屎拉到一半不可能再縮回去了。市長不得不親自召集全市各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在每次麵向公眾作報告之前都要開研討會。一篇幾百字的報告要經過所有與會人員的推敲,仿佛說錯一個字,就要有成百上千的市民染病致死似的。
其實,那些數字也就是半句話可以概括的,但是市長所發出的號召與決心卻像地毯式轟炸一般,把人們對抗疾病的激情和信心炸翻了天。士氣高昂的人們都被市長的決絕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