劁豬記 第三章回憶篇02(1 / 2)

現在的劉支書就是外地人,就因為這裡有一個劉氏祠堂,他才被選為村支書,而劉麻子跟劉支書一點血緣關係都沒有,也因為姓劉被選為了民兵隊長,隻有年輕的婦聯主任是鄉裡委派的知識分子。

劉支書心裡明白,他們這個早已落魄的小村還設婦聯主任就是為了監視村支書和民兵隊長的工作的。

因此,為了更好的帶領遷來的村民發展饗堂村,劉書記很重視文化知識,尤其是關於經濟方麵的。

而且在教育下一代也費了大功夫,還給自己的兒子取名劉秀才,這就是對文化知識的重視,同樣也是對於婦聯主任郝主任監視的反饋。

可惜劉麻子就嫩了點兒,他的自信全因為自己是個姓劉的孤兒,沒有父母,就沒人能查他的根,查不了根就不能質疑他的姓氏,孤兒院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過去之後都消失了,還能怎麼查。

劉麻子是被一個縣領導抱到這裡尋根問祖的,因此沒人敢質疑,包括郝主任。

就這樣落魄的饗堂村劫後新生的第一屆領導班子就這樣組成了——村長兼支書老劉,民兵隊長劉麻子,婦女主任郝仁。

為了振興饗堂村的經濟,唯一的知識分子郝主任堅決排除種植業,劉支書立馬拍腦袋,那就養豬。

由於饗堂村的土地和山林早已麵貌全非,郝主任也同意了這種想法。民兵隊長啥也不懂,既然郝主任都同意了,自己肯定得站對立場。

就這樣,饗堂村新一屆領導班子就在第一次會議上決定發展養殖業。

郝主任上報給了鄉裡,鄉裡上報給了鎮上。鎮上的領導早就忘了,“饗堂村的人不是都遷走了嗎,還有這個村嗎?”鄉領導立刻領會了鎮領導的意思,並回複了郝主任。

郝主任回村後非常沮喪,“鄉裡支持我們的想法,但是資金得自己想辦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