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他拍拍母親的小臂,轉移話題道“你餓不餓呀?今天能吃什麼呢?如果能有好吃的就好了。”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可惜,有時候吃飯也是一種折磨。已經吃膩了.jpg
先秦時期,吃是生存,絕對不是享受,他這個曾經的現代人絕不承認這是享樂!
齊媯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順利被趙昌的話轉移注意力,笑著調侃說“會有公子喜歡的哦。”
趙昌嫻熟地笑,賣萌拖長尾音,狀似期待道“那真是太好了。”
作為一個
吃得快餓得快,需要少食多餐的小孩子,宮內並非按嚴格的成年人用餐時間為他備食。趙昌的常態是一天三頓到四頓,早間的第一餐一般是點心類的小食。
比起正餐,小食的花樣會更多,規矩與限製也少,因而會更合趙昌心意。
可再怎麼搞花樣,放在先秦時期,原料匱乏,不可能做出後世的大餐。趙昌對此不抱實際期望。
不抱期望就不會失望.jpg
果不其然,過了一會,內侍端上樸實無華的早餐。
一小碗碎豆糊糊,大約是蒸出來的,裡麵看上去加了些奶;一碟饃,疊放兩塊;一盤棗;一方塊炙肉,有手掌大小。
奶是特意去過腥膻的;饃是磨的麵粉,現在的平民根本磨不起,隻能吃麥飯;棗是時蔬瓜果;肉是精心烤製,香氣撲鼻。
但對趙昌來說,也就那樣吧……隻是墊肚子用的飯,普普通通。
他一看就知道那小糊糊是專屬自己的。
原來這就是我媽說的“我會喜歡的東西”。
此話也不算假。
趙昌從六個月開始長牙,硬是忍到八個月,忍不住了。他不想喝奶,想吃正經食物。
於是磕磕絆絆地咿咿呀呀,纏得齊媯沒辦法,和侍從溝通,又上報嬴政,最後開始給趙昌摻和著喂糊糊狀的輔食。
趙昌因此在這個世界發出了第一聲“現世之音”,他第一次看到糊糊時,大為震撼,字正腔圓道
“翔(現代讀音)!”
齊媯沒聽懂,但這不妨礙她認為趙昌喜歡,看孩子樂的,都看呆了。
趙昌欲哭無淚,強忍著被喂完,吃光了那小碟輔食。
真他媽難吃啊。
這種難吃並非刻意添加調料做出的反人類食物,恰恰相反,它極其純天然。
食官考慮到安全及食客太小,根本不敢亂加調料,隻是摻雜各種健康食糜,這是混合在一起的原生難吃。
還不如喝奶呢!
但趙昌覺悟很高,最後還是過上了半糊糊半奶奶的生活。因為他知道嬰兒的成長需要攝取更多營養,如果隻喝奶遠遠不夠。
難吃歸難吃,起碼它健康啊(震聲)!為了茁壯成長,趙昌忍了。
彆說,還真彆說,吃慣了那糊糊,他竟然能從中品出些許自然的風味。
有趣的是,齊媯曾多次在吃飯時碎碎念,說趙昌越來越像王上,小小年紀就讓人感到威嚴。
趙昌不得不認為這是糊糊的威力。
想當初,此糊難以下咽,趙昌雖然沒有麵目猙獰,但也是麵無表情地嚼嚼嚼,渾身散發著輕微的怨氣。
這可不得威嚴嗎,就差砍幾個人意思一下了。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
趙昌已經不會再為糊糊而驚歎了,在牙齒漸齊後,糊糊也幾乎退出他的食譜了。
許久未見,甚是想念呐。
他略帶感慨地坐在案前,自己拿勺慢慢吃早餐。如今雖是分餐而食,但一來齊媯與趙昌關係親近,且趙昌尚年幼,二來兩人已習慣同吃,食官現今送來的餐盤也是依照慣例。因此齊媯坐在趙昌旁邊,拿起刀叉開始切肉。
在兩人進食充饑時,鹹陽宮另一側政務大殿內,秦王政得知一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