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心情義的賈寶玉仔仔細細的解釋了半晌,竟是瞧著林黛玉依舊並不放在心上,他自來是彆人捧著哄著慣了的,就是再覺得林家表妹與眾不同些個,也不好在十分糾纏,又看著賈老太君早就開始在賴嬤嬤的陪話下開始講古了,心下愈發的沒思議。
“老祖宗,原是說蓉哥兒媳婦是個頂好的人兒,就叫了他跟我一塊讀書豈不快哉?”賈寶玉守著一個空擋,便挽了賈老太君的手臂不依道:“道是老祖宗疼我,這都幾天沒往學裡頭走動了,要是哪天老爺聽了彆人說起來,必是不能饒了了我去。好老祖宗就依了我吧。”
說實話,對於秦鐘一事,賈寶玉態度竟是如此堅持,倒讓賈老太君始料未及。
畢竟賈寶玉關於讀書一事,雖很是有幾分靈性,但卻多數是迫於他老子賈政的棍棒教育。
賈老太君也十分無奈,如今朝中形勢不明,榮國府也是千鈞一發的時候。雖說當年東府做主給賈蓉那孩子定下來秦家的親事,也是她點頭同意的,隻是如今並不比從前了。
原以為義忠老千歲那一支即使不能東山再起,便是看著能在私底下就早早的守著六皇子一係也是極有眼光的。
那位,雖是出身被人詬病,但到底也是天家血脈,並不是單不得賈家宗婦一職。
畢竟當年是甄貴妃私底下保的媒。賈老太君原以為無論是義忠老千歲家的郡王還是六皇子一係最後能奪得大寶,賈家必是能立於不敗之地。誰又能想到現在也不過是幾年的光景,原本不聲不響的三皇子一脈倒是異軍突起了。
好在賈老太君還算是個相對保守的人,當年便是瞧著眼下的利益,依舊是推了寧國府出來。說的是寧國府一脈畢竟是賈家的宗族族長,親事說起來也體麵。
如今瞧著。若是真有萬一,也算誰不幸中萬幸了。雖則外人看著寧榮二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不過畢竟是還又些轉圜的餘地呢!不過再與秦家糾結日深。卻是不再是那麼心甘情願的了。
隻是賈老太君終究是心疼寶玉這個自小長在身邊的孫子,加上拖了兩天的功夫。不僅寶玉沒忘了還依舊要與秦家那小子同去家學一事,而且寧國府那邊也隱隱的有話傳了過來。
索性眼下再急著撇清楚也用處不大,就是依了寶玉也無妨。心中衡量清楚,賈老太君笑著摟了寶玉道:“依你,都依你。隻哪日叫了那孩子道咱們家來,要老祖宗瞧過了才行。”
“還是老祖宗疼我。”賈寶玉再想不到今兒個一說這事兒就準了,原看著賈老太君前兩日提都不愛提起,還以為自己是有的磨了呢。
說起賈寶玉上學一事。賈老太君看著坐在一邊的黛玉慈愛道:“晏玉今兒個又去了先生家?原想著他既來了外祖母家就和寶玉一同去家學讀書,嫡親的表兄弟一起讀書做學問,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外祖母疼弟弟,我們心裡也是知道的。”林黛玉知道曾先生是父親當年親自請來教導晏玉學問的,從小也算是看著晏玉長大不說,難得更是有大才的。
再著說來賈家家學說是個好的,自己私下也打聽過,這麼些年了也不見出了一個半個的舉人進士的,更何況就瞧著寶玉表兄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讀書勁頭,黛玉還怕自家弟弟被拖累的懶散了呢。
這麼一想。拒絕起來更是沒有什麼心理壓力的了:“能和二哥哥一起讀書固然是不錯的,隻可惜了原來我們家的先生也教導了弟弟多年。更加之打南邊來的時候父親就和先生定下來晏哥兒學問上的事情。冒然改動怕是不大好的。”
“好好,能仔細讀書都是外祖母的好孩子。”賈老太君聽著黛玉話都說道這份上了。也知道不能再勸。隻是心中亦不免覺得有些不足。
榮國府雖是貴勳之家,但寶玉將來還是要靠科舉入仕。女婿林如海是朝中一方大員不說,就是原本的探花郎出身。同門的師兄弟也不勝凡舉,若能將黛玉和寶玉兩個親上加親,必是能對寶玉幫扶一二的。可惜,在賈老太君看來林如海的腦子秀逗了,竟以孩子間年紀還小回絕了自己的提議。
好在如今外孫女黛玉也在自己的跟前兒養著,寶玉是個好。如今在賈老太君看來,兩小兒相處的久了。也日漸的親近起來。(妥妥的錯覺,不過是賈寶玉那呆貨單方麵的希望往林妹妹身邊湊活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