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老太君先是詫異於王夫人精於算計,又暗自轉念到這想必才是政兒媳婦。到底是元春和寶玉的母親,也隻得默許了。
人便是這樣,早些時候眾人皆知道賈老太君極為看中寧國府賈蓉的媳婦秦可卿,終究是風水輪流轉,男人們朝堂上得爭端才要見個分曉,最先受到帶累得便是女人了。
倒是也沒有什麼好怨天尤人的,秦可卿自己都說,她的屋子就是公主也住得了。要是個真正的棄嬰,又哪裡來的這樣的好處。不過既然因為出身享了富貴,就得隨時做出貢獻的準備。
且要說是賈珍得媳婦尤氏對秦可卿一點沒有,那便是胡說八道了。
尤氏本為續弦,身份很是尷尬。正如在榮國府內的邢夫人一般。好處便是上邊沒有個正經得長輩威勢鎮壓著,隻是事情都有兩麵性,這最開始給尤氏帶來無數好處得一點,隨著日子慢慢過下來,如今反倒成了她難過得根源了。
要說這寧國府也是神仙似的的做派和邏輯。貴勳之家子弟大多是走的軍中的路子,隻是太平年下的,哪裡還有許多出人頭地的機會。
賈敬當年以科考入仕,且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不僅是貴勳之家多有讚譽,就是皇帝老兒也大為欣慰,畢竟是跟著當年一起打江山,出生入死得兄弟們,說是共享天下那不可能,若是他們的子孫不謀權,還幫著分攤正事,簡直是再好不過的了。
哪知道世事難料,這做學問還不錯的賈敬,早已過了中二的年紀,卻依舊常含一顆中二的心。
原本他爹賈代化在的時候,許是壓抑得久了。等著寧國府他真正當家作主的時候,竟然借著守孝得機會,也不知道是被哪位大神召喚,正式出家論道去了。
許是賈敬真的參透了佛理,隻當時生活在五行之中,六根斷淨。一心一意的論道參佛,草草的讓兒子賈珍襲了爵位也就罷了。
親戚們知道的莫不是歎一聲:真真是再也想不到的。
不過賈老太君卻是對於賈敬在家廟呆著不出來,真心讚同的很。
世人皆道不可理喻,不過是他們不知道內情罷了。賈敬雖算不上是十分的青年才俊,但作為寧國府的當家人,也很是有幾分招人眼的。
得了人家的惦記不怕,說明你有用呢!隻是自己沒個準頭,什麼事情都跟著瞎參合就不好了。
當年義忠老千歲壞事的時候,聖上震怒,很是牽連了一大批人家,其中貴勳更是不在少數。
賈敬自己都做了些什麼,再也沒有比他自己更清楚的了。還得說是寧國府的喪事來的是時候,他又果斷的半出家,又借著老一輩的體麵,這才險險躲過一劫。
隻若說是賈敬的中二還帶了一部分自黑的色彩,他這麼一不管事,留了賈珍自己頂門立戶,雖然還有西府的賈老太君時常照應。終究是讓賈珍這廝,完全的身心放鬆了。
許是孩提時代,寧國府中的昌盛,帶給了賈珍不可磨滅的印記。也或者是因為父親還在家的時候,私底下謀劃大事的膽量,帶給了賈珍無限的激情。
這孩子妥妥的朝著中二病態的人生一去不複返了。賈珍十分的想念祖上的榮光,更迫切的想做一番大事業。可偏偏又靜不下心來做學問,也實在受不的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苦楚。
一心想著走捷徑,便整日召喚了一眾權貴之家的紈絝子弟聚眾享樂,順便探聽著朝中之事,更多的卻是嗜賭成性,不僅壓上了錢財,更是身家性命。
賈珍堅信著時事早就英雄,尤其是對於他這樣文不成、武不就,個人素質偏低的選手來說。妥妥當當的順應天命,等著他們的必定就是啃老本,一代一代以眼見的速度沒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