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希道:“既然桓濟隻想拜一下嶽父,就離開京師,還需想個法子留住他。”
褚蒜子道:“此事不難,入城之後,哀家傳桓濟入宮,宮中拜見。而後幾位愛卿,輪番賀喜,讓桓濟小兒不得脫身。”
“臣等遵旨。”
建康城外,廷尉王彪之恭候迎親隊伍,果然午後之時,大隊人馬便到了建康,高大城池,官軍守衛,莊嚴肅穆。桓濟又停住腳步,猶豫起來,擔心一旦進城,便不讓出城。
桓濟道:“我已到京,就命郡主出城,接了便回”
謝安道:“公子大婚,連自己的嶽丈也未見一麵,怎好就走?”
隻見車胤走過來,勸道:“公子不必多想,嶽丈乃是當朝丞相,行禮叩拜,自是應當,隻需一拜,便可離開,江東習俗從不挽留。”
“我意已決,決不入城,郡主願嫁便嫁,不嫁便罷。”
謝安、車胤左右勸慰不動,桓濟正推三阻四的找理由,遠遠一隊人馬緩緩而來,為首的正是王彪之。王彪之翻身下馬,近前作揖道:“下官王彪之奉旨恭迎駙馬都尉,今有太後懿旨在此,請駙馬聽旨。”
桓濟、謝安、車胤等人一起撩袍跪倒,王彪之道:“太後懿旨:大司馬桓溫之子桓濟,出身顯赫,門第高貴,皇恩浩蕩,賜婚道福郡主。郡主自幼為天子陪讀,善養宮掖,恩準桓濟入宮迎親。欽此。”
桓濟一聽,心中一頓,這迎親一下子迎到了皇庭之中,這建康城是越走越深,王彪之催促道:“駙馬大人,還不領旨謝恩?”
眾人看著桓濟,在京城門口,接旨也不是,不接也不是,難以強詞奪理,便領了聖旨。
隻見王彪之一揮手,桓濟這才發覺,跟隨王彪之而來的不是宮使,而是一隊樂手,頓時敲鑼打鼓,吹奏喜樂。
原本想溜之大吉的桓濟,這回一看,建康城外頓時熱鬨起來,往來百姓,爭相圍觀,湊個熱鬨喜慶。王彪之大喝一聲:“請駙馬都尉披紅掛彩!”
幾個侍者拿著紅袍大帶,硬生生幫著桓濟穿上了喜慶紅妝,斜肩掛上紅花,所有彩禮箱子,也綁上紅色綢帶,迎親隊伍粉飾一新。結婚娶媳婦,熱鬨非凡,逼得桓濟不入城都不行,隻得在人流擁簇之中,進了建康城。真可謂:
賜婚男女苦成緣,欲脫此身難上難。
入邑無心姻親至,進宮為質做平安。
郡主司馬道福自幼宮廷長大,從宮裡出嫁,也不稀奇。到是桓濟進宮中迎親,安排的緊鑼密鼓,提心吊膽,不知所措。
桓濟長這麼大,頭一回入宮,被太監引到了顯陽殿,殿內正是晉帝司馬丕。桓濟麵見天子,伏地叩首。晉帝司馬丕道:“久聞桓濟,最有大司馬風範,今日相見,果真如此,朕已封你吏部給事中,跟隨尚書謝安,勤於政事,莫負朕心。”
桓濟叩首道:“微臣謝恩,隻是北伐之事,杳無音信,荊襄十萬將士,尚在待命,請陛下恩準,命臣趕赴前敵,軍前效命。”
司馬丕心中暗想,把你拐到京師,還想回去,若無其事的說道:“此事朝廷自有差遣,不必多慮,隻是丞相和郡主都在含章殿等候,先迎親才是。”
桓濟一想也對,媳婦還沒娶到,想走也走不了,隻得謝恩告退,去往含章殿迎親。
含章殿粉飾一新,張燈結彩,眾多丫鬟、婆子、太監一旁伺候。桓濟與道福,拜天地成親,又拜過高堂丞相司馬昱夫婦。
行過大禮,桓濟對丞相司馬昱道:“家父屯兵赭圻,急待我回,小婿欲今晚帶郡主返回,早日效命軍前,報效朝廷。”
司馬昱知道桓溫、桓濟父子的心思,假意說道:“大司馬丹心為國,老夫怎能不知,可洞房花燭夜,豈能在路上風餐露宿的道理?不如留宿一夜,明日再走。”
“這......”
桓濟心想,這回算是脫不了身,定要被留在京師。正在猶豫之時,隻聽殿外太監喊道:“懿旨到!”
眾人趕忙起身,跪候太後懿旨,隻見大太監靈高,手托懿旨來到殿內,讀道:“太後懿旨:郡主司馬道福,乃先帝陪讀,長於宮掖,太後所養,特賜外宮院舍一處,做大婚新居。三日後,太後設宴,款待駙馬、郡主。欽此。”
當著眾人麵,桓濟苦笑應對,心涼到底,隻得領旨謝恩,陪著郡主住在外宮。真可謂:
男非情願女且煩,強扭夫妻化有緣。王室暗庸多險象,奸臣雄霸震皇權。
風生雲湧君臣鬥,虎踞龍盤愛恨懸。笑看鐵蹄威內外,賠還兒子又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