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快步下城頭,脫身離去,周虓回到垛口前,對城下說道:“獻城不難,歸順亦可,待我安撫城頭將士,眾心一致,方可開城門。”
李威道:“一言為定,我等便候一個時辰。”
周虓在城中,故意磨蹭一個時辰,使得管家周大單人匹馬,偷偷出城,揚鞭而去,這才大開城門,恭迎老母,獻降秦軍。
大帥楊安兵不血刃,輕而易舉收複梓潼,大軍日益逼近川中要地廣漢。
......
收複梓潼,近在咫尺的便是成都最後一道防線,重鎮綿竹關。到了此時,桓豁的諸路援軍,相繼抵達,彙集綿竹關。
綿竹關上,鎮守成都的周仲孫、周少孫正是兄弟二人,又有都護竺瑤的援軍,和廣漢太守趙長,一時間雲集五萬晉軍,可謂銅牆鐵壁,密不透風。
南下秦軍蜂擁而至,戰旗飄揚,周仲孫、周少孫、竺瑤、趙長四人站在關頭,怒視來敵,隻見秦軍大帥楊安,催馬陣前,刀掛馬鞍橋,作揖道:“舊聞周氏一門,鎮守西蜀,已傳三世,如今大秦天王天兵來譴,所向披靡,眾望所歸。本帥勸諸公,早早歸順,免生戰亂。”
周仲孫道:“楊安聽著,這西川重地,豈是你想取便取,想得便得,我等諸路人馬,彙集於此,恭候爾等!”
秦軍先鋒官李蠻道:“不必與其多費口舌,大帥傳令,我等攻城,綿竹雖險,不及劍門,鏖戰幾時,守軍必潰!”
“好,”楊安道:“傳令下去,李蠻、王鑒,竇沖、姚萇,四營人馬,一齊攻城,奪取綿竹關!”
軍令傳下,秦軍雖是勸降,也早有準備,並非所有城池都能靠口舌說服,雲梯、衝車、撞車、拋石機等攻城重器,推至城下,令旗兵催馬傳令,戰鼓擂動,號角連鳴。
隻見碎石紛飛,撲打城牆,綿竹關上亂箭射下,如雨紛紛,射殺步兵,一時間殺聲大振,秦軍蜂擁攀爬城牆。
滾木雷石,拋下城池,亂砸一通,綿竹關城頭廝殺慘烈,血肉橫飛,真見得:
綿遠河流蕩岸濱,川中惡戰苦巴民。呼號驚世箭如雨,殺氣傳腥血濺頻。
螻蟻藏巢方避險,鳥猿飛逐苦尋津。征夫回看百般淚,古道塵風迎日新。
一場廝殺,連攻三日,綿竹關險峻難克,秦軍折損數千將士,隻得暫且收兵,退回大營。
大帥楊安坐在中軍大帳,沉寂許久,才開口說道:“連攻三日,晉軍堅守不出,固守綿竹,損兵數千,不見聲色,如此拖延等桓豁趕至,隻恐更難攻克。”
竇沖道:“大帥再撥一萬人馬,末將日夜強攻,看他奈何。”
“探馬有報,綿竹關守軍,不下五萬,再撥一萬也是徒勞無益。”楊安道。
新近歸降的裴元略,急等著做成都太守,按捺不住,起身說道:“末將到有一策,興許可繞過綿竹關。”
楊安聞之,眼前一亮,問道:“哦?裴將軍有何良策,快快言來,本帥言聽計從。”
裴元略道:“綿竹之西,有一險山,喚做九頂山,懸崖峭壁,留有蜀漢故道,經年未修,若能沿用,可繞過綿竹關,直搗成都府。”
“妙哉,妙哉!”楊安道:“就命裴元略領路,去往九頂山,沿絕路而進,設法繞過綿竹關。”
參軍李威與王鑒、裴元略二將點齊三千兵士,直奔九頂山,探路尋徑。
這座綿竹之西的九頂山,群峰疊嶂,蒼翠密布,幽奇險秀,濃蔭流瀑,溪流交錯,幾番探尋,果然有古舊的故道,崎嶇蜿蜒。
裴元略一路指引,沿著故道前行,果然繞過了綿竹關,回望關頭,眾人欣喜,再往前走竟是絕路,王鑒張望一番,說道:“當年鄧艾入蜀,偷渡陰平,縱身絕壁,如今我等若能由此而過,可直搗成都!”
參軍李威道:“絕壁雖險,軍中備有繩索,可過此崖。”
裴元略道:“隻恐那繩索不夠尺寸?”
“這也不難,山中采集長藤,以長藤係繩索,攀爬而下,豈不輕而易舉。”李威道。
裴文略道:“未必可行,這長藤纖細,豈能墜得動活人?”
李威道:“一根長藤,不足以承重,若乾條長藤,纏係一起,必可承重。”
“軍師妙計。”裴元略、王鑒大喜。
三人率領幾千兵士,在山間采集長藤,長藤連接繩索,幾個兵士攀爬而下,見平安無事。
王鑒這才令道:“傳令下去,舍棄馬匹輜重,隻帶兵器口糧,攀爬墜崖!”
眾人舍棄馬匹輜重,準備依次垂下懸崖,隨後都沿繩索長藤艱難攀爬下去,秦軍將士紛紛繞過綿竹關。真可謂:
斧鑿嵌空巧琢成,劈堅立石出奇萌。
峰回路轉何愁險,劫後深淵又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