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怎麼是自然指數形式啊(2 / 2)

有時候,科研工作的齒輪就是這麼運轉的,這也讓李儉從來不覺得什麼工作就比什麼工作高貴,亦或者低賤。

倒不如說,如果是海底撈裡的小哥,又或者是烤肉店店員,怎麼著也能混一頓工作餐吧。而在這空洞之上,李儉可看不出來自己能混什麼工作餐。

正所謂“廚子不偷,五穀不收”,李儉琢磨著,自己也得在這場實驗中搞點收獲。

倒不是說他得當著指揮中心看攝像頭的時候,從這些樣本裡薅點給自己——這還真是廚子開偷——而是他想著,怎麼著自己也算是搞過科研工作的,哪能參與一場測試,隻是乾活,什麼都分析不出來呢?

逼迫自己開動腦筋,起碼要把“涮空洞”這一步做好,可不能在這場實驗中丟份。

還彆說,即使自己隻負責拿樣品涮空洞,收手的時候用攝像頭拍照,隻有這兩步工作可以看看,李儉還真發現了些許規律。

最先測試的一批樣品都是棒狀樣品,金屬、塑料、陶瓷之類的樣品,其力學性能大不相同,但在李儉儘量控製變量——主要是掠過空洞的時間和掠過空洞的方式——情形下,它們幾乎表現出相同的崩解特性。

具體來說,這些棒狀樣品掠過空洞後,表麵都出現了排布近似的孔洞。

李儉純肉眼觀察,沒發現這些孔洞的密度、深度、占據空間大小上因樣品材質差異有什麼數量級上的顯著區彆。可惜他並不是拓撲學或者形貌專家,肉眼並不能看出孔洞排布是否遵循同一分布規律。

這倒是好辦,後方指揮中心與自己長期連線,李儉相信,就算這些樣品還沒送到後方,他們也一定會優先將照片資料拿來分析。

“棒狀樣品伸入空洞的部分都出現了孔洞。從掠過空洞方式來看,樣品各部分在空洞停留時間正比於其相對中段的距離,而孔洞的大小、密度、深度似乎也和其距樣品中點的距離呈正比,這意味著樣品崩解程度和處理時間呈正比。是否計算出其具體的數學關係?”李儉尋求場外幫助。

“專家的擬合結果,單論孔洞大小,自然指數和二次函數形式與該關係更匹配,更細致的擬合需要將樣品送到後方,在專業設備下測定,照片的精度到不了這麼高。”接線員回答得很乾脆。

隻要采樣點夠多,擬合數學關係對擅長使用工具的人類來說並無一點難度可言。如果需要,他們能把任何形式的曲線擬合出無數種數學形式用以表達——不過在這場測試中,需要的隻是最簡練的擬合結果。

“了解。孔洞大小與時間關係類似自然指數,那麼彆的數據呢?深度、密度?”

“還是自然指數,您應該知道,我們隻要修改冪係數,要擬合出來這個結果,很簡單。”

“了解。”李儉口中說著,“係數對不同材料形成的棒材都是一樣的嗎?”

“估算範圍基本重合,但更高精度的結果需要等樣品返回聚居區才能測定。”

“我明白,這句話不用對我重複這麼多遍,我又不是在聽取彙報,就當我隻是圖個樂。”李儉沒停下操作,心中思索後方擬合結果的物理意義。

在李儉曾經學過的知識中,如果某種變化的程度和時間呈現自然指數關係,那麼這很可能象征著某種不受宏觀控製,而在微觀起效的效應。

比如,物質的某種基本屬性。半衰期就是這種東西,目前人類還不知道有什麼環境因素能夠影響半衰期使其變動,而它顯然能讓“剩餘的粒子占比”與時間呈現自然指數關係。

負次冪也是自然指數,不爽不要玩。

那麼,是否可以認為,這些棒材在空洞中崩解,出現孔洞與時間存在自然指數關係,便意味著在空洞中崩解便是受試材料在空洞內的基本屬性?

要是這樣,事情可就難辦了。

或許科研工作者會相當興奮,畢竟這又是一項過去從來沒出現過的物質特性,但對打算影響空洞、探測空洞,起碼讓它不要再吹陰風的攻守同盟修仙者來說,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畢竟,如果這些受試材料在空洞中崩解是基本屬性,修仙者們又要如何保證,自己在空洞中崩解就不是基本屬性呢?

如果生物在空洞中必然崩解,那這活沒得乾了,大家隻能琢磨怎麼在空洞外影響空洞,使其不再吹拂陰風。

李儉看向抱著生物製品進行測試的戰士,期望他的測試結果能夠好看一些。

隻能祈禱,金屬類、陶瓷類、高聚物類材料在空洞中的基本屬性,和活體生物不一樣了。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