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脈”對應著人體的脊神經。
“脊神經”亦稱“脊髓神經”,由脊髓發出的成對神經,人體內共有31對。
其中頸神經8對,胸神經12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5對,尾神經1對。
脊神經是典型的混合神經,含有四種纖維成分軀體運動、軀體感覺、內臟運動、內臟感覺纖維。
在分布上。
除第2~11對胸神經的前支沿肋間分布外,其餘神經的前支都先交織成叢,再由此叢發出分支,分布於所支配的區域。
這些脊神經,分彆形成“頸叢”、“臂叢”、“腰叢”和“骶叢”,且均左右成對。
人體內的中樞神經係統,包括腦和脊髓,其中腦位於顱腔,脊髓位於椎管內。
而脊神經的主要功能,就是將人體內大部分的器官,跟脊髓連接起來。
脊神經就由脊髓發出,主要支配身體和四肢的感覺、運動和反射。
換言之,修行者修煉隱脈,就是增強這些神經功能,乃至將其納入主動控製。
……
三十一隱脈打通改造完成了之後,“大周天”小境的修行,也就告一段落了。
接下來邁入的,就是“煉精化氣”大境的最後一個小境,也即是第九小境。
此境名之為“玄關一竅”。
何謂“玄關一竅”?
“玄關一竅”,乃是生死之穴、無極之根、太極之母。
南宗龍門五代祖師張伯端曰
“蓋虛極靜篤,無複我身,但覺杳杳冥冥,與天地合一,而神氣醞釀於中,乃修煉之最妙處,故謂之玄關一竅。”
又有詩曰
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
名為神氣穴,內有坎離精。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就是“玄關一竅”了。
修行者普遍都把玄關一竅,看成是超凡入聖的階梯,故而不輕易傳人。
玄關一竅既不在身內,又不在身外,無跡可尋,亦無法可循。
不過“玄關一竅”小境的修持,在最後一步尋找“玄關一竅”之前,卻是有些前期工作是可以先做著的。
“玄關一竅”小境也有“隱脈”可修,總共是十二對,道門以“十二元辰”名之。
十二元辰,彆名“十二月將”、或“十二生肖”,道教神名,即十二相元辰,乃配合十二地支排列
子生屬鼠,神
後元辰;醜生屬牛,大吉元辰;寅生屬虎,功曹元辰;
卯生屬兔,太衝元辰;辰生屬龍,天罡元辰;巳生屬蛇,太乙元辰;
午生屬馬,勝光元辰;未生屬羊,小吉元辰;申生屬猴,傳送元辰;
酉生屬雞,從魁元辰;戌生屬犬,河魁元辰;亥生屬豬,登明元辰。
仰望星空,日升月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