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夢見兩個人來此勾我,把我帶到幽冥界城門之外,卻才醒悟。”
“是我顯神通,直嚷到森羅殿,與那十王爭吵,將生死簿子看了,但有名號,俱是我勾了,都不伏那廝所轄也。”
焦平與牛魔王來到花果山,便見得眾猴磕頭禮謝孫悟空,自此山猴之中多有不老者,以陰司無名故也。
此時,距孫悟空從“黑白勾魂”的南柯一夢之中掙脫出來,已是過去一段時間。
他醒來後,就讓四健將將此事傳給花果山各洞洞主知曉,已是慶賀過一場了。
六王路遠,再傳到他們耳中、過來恭喜時,這已經是第二波次的慶賀了。
雖前麵已經賀過一回,但孫悟空興致絲毫不減,見到六位結義的哥哥過來,又是繪聲繪色的說了一通經過。
對焦平來說,孫悟空所說的,首先正好可以與他所知的做個印證,待一處一處對比下來,發現大差不差。
這讓他對於自己所知曉的、未來會發生事情的確信,又暗自調高了一分。
他始終堅持“儘信書不如無書”,這畢竟是個真實的世界,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因此,絕不敢盲目認為自己看過《西遊記》的原著、或者電視劇,就可以循著這些信息指引,左右逢源、占儘好處。
這是不可能的!
首先,事物是運動變化的。
這處一變,那處就會跟著變,如果不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那真白瞎了受過的教育和一路走來的曆練了。
也就是說,自己所知道的事情,隻能作為參考資料來對待,不能就下定論。
其次,就算《西遊記》之中所記載著的一切都會發生,但真實的世界裡,有很多地方是沒有記載到的。
因此,這東西就算是十足真,也是不足為恃,可恃者唯我!
若不努力提升自己,遲早會再次或拙於力、或拙於智,而被人設計擺弄。
就像“北海海眼”的那一次一樣!
那樣的教訓,有一次就夠了。
……
孫悟空一筆將生死簿上的猴屬一類姓名全部勾銷而去,搞得陰司無法正常按時勾魂,讓很多漏網猴兒壽命延長了。
對於這件事,第二波到來得六王,卻沒前麵賀喜的小妖、那麼樂觀。
他們的眼界更寬、更高,知道這件事情的後果可大可小。
而最終到底作何反響,就要看陰司能不能將蓋子捂住、不讓家醜外揚?
或者說,他們有無意願這般處置!
焦平暗暗搖頭,孫悟空如果隻勾銷去自己的姓名,陰司很大概率是要把事情掩蓋下去、不讓家醜外揚的。
但他一下搞這麼大,搞得陰司覺得捂不住了,於是就選擇另外一種處置方式,那就是直接將事情踢爆出來。
對手太強,我等不敵,請求支援,這也是一種實用的推鍋方式。
尤其是孫悟空這種的“野仙”,本來就是眾仙的眼中釘,再加上他還神通廣大,這一下就極容易觸動敏感神經。
所以把事情踢爆出來,極可能眾仙意誌推動下天庭就會出麵,把事情接過去。
後來的發展也確實是這樣,於是在天庭早朝會上,丘弘濟真人替龍族說話,引了東海龍王入內進言告狀。
接著又馬上是葛天師出麵,引了冥司的秦廣王入金闕雲宮通明殿,齎奉上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的表文。
要知道孫悟空去東海借兵器、跟大鬨陰司地府中間,可隔了老長一段時間,足夠他“遨遊四海、行樂千山”呢!
這兩件時間距離隔著這麼遠的事,卻正剛好在同一天告狀?
而且還是內外呼應,通明殿外告狀的人早寫好表文在等著,通明殿內則有人出麵代稟,使玉帝一定得聞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