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上球服的兩人到了球館中,林東並未急著去動用背包裡的東西。
他的恢複性訓練主要包含兩個組成部分,其一是體能訓練,對身體素質的調整和增強,其二才是籃球技巧的恢複。
早晨的有氧效果最好,當然是做體能訓練。
上來先是坐立拉伸韌帶,緊跟著是髖關節靈活性訓練。
扶物下蹲、立位擺腿、內外旋轉法、髖關節旋轉活動。
都是些不需要特定訓練器械就能完成的動作,每個動作來上五組。
這能打開身體,也能增強身體的伸展性和靈活性。
同樣的體格強壯,但練習拳擊的和打籃球的,其身體素質的側重點顯然都是不一樣的,何況前主的拳擊本身也隻是練得一般般。
自己現在的身體強度是上肢力量還行,但腰腹力量偏弱,下肢力量則就是不足了,力從地起,導致現在缺乏核心力量,整體的靈活度、柔韌性也遠遠不夠。
同時以前大概吃過一些蛋白粉,過於追求肌肉外形的雙臂也隻是空具其象,這些都是需要通過係統訓練來儘快調整的項目。
——拉伸彈力帶激活,用那繃得極緊的橡膠彈力帶收束著雙腿,進行左右擺腿和橫移,這是用來增強下肢腿部力量的。
起跑動作接跳墊子、快速折返衝刺、高抬腿跨越連續障礙、側向障礙橫移等神經興奮和爆發性訓練,隨後再接花式平板支撐、負重深蹲、用啞鈴做硬拉、臥推等力量訓練,各自先來上三組開個胃。
再加上最後利用戰繩來做的能量係統訓練……
一整套下來,連口氣都不歇,也要半個多小時的時間。
藤真感覺全身已經大汗淋漓,手腳有點發酸了,那戰繩看起來不是很重,但波浪般搖擺起來時所產生的慣性,想要控製好卻需要極大的掌控力和持續耐力。
雖然還沒有看到對方的籃球訓練,但光是這些體能訓練的動作都已經讓他感到十分新奇和震撼。
2000年的日本雖然也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籃球體係,但對藤真這樣的高中生來說,大多數的體能訓練還是諸如仰臥起坐、俯臥撐、折返跑、長跑加上一些簡單器械之類,反正學校裡有什麼就用什麼。
啞鈴也會用,但多隻是早晚順手提一提,心理作用大過實際用途。
比起林東這種來自2028年龍國各種專家調整,並結合了NBA當時最先進訓練方法而總結出來的訓練動作,那鍛煉效果完全就不在同一個層麵上。
一通大汗下來,藤真有種全身酸麻但通透的感覺,比跑兩個萬米還要刺激得多。
可還沒等他為此驚歎上兩句,就聽林東說道:“好了,熱身差不多了,我要開始下一輪了,你繼續嗎?”
藤真一怔。
他、他管剛才的訓練叫熱身?
“下一輪做什麼?”藤真顯然並不是容易服輸的性格,加上心裡憋著一股勁兒,當然是再累都要跟上。
“很簡單,除了拉伸和髖關節外,其他一樣的動作再來一輪。”林東一邊說,一邊將一個啞鈴塞進稍小的背包中背了起來:“隻是這輪得一直背著這個。”
再來一輪……背著那個巨無霸一樣的啞鈴?
儘管已經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但藤真的嘴巴還是忍不住漸漸張開。
那玩意兒可有25KG!
“你是第一次接觸係統的能量訓練,不用對自己要求太高了,而且這啞鈴對你的身材來說也確實太重了些,其實用沙袋綁腰上更好,重心更穩定,這主要是鍛煉核心力量,隻是昨天我回家實在是沒找到沙子……”林東微笑著已經開始了新的一組動作:“沒多餘的器材了,如果你要跟,空手跟著吧。”
“花形和長穀川住那邊有片海灘,找點沙子很容易,我可以讓他們給你做幾個能綁的沙袋……我還是空手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