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想不清楚,忽地一拍腦門:“俺可以去找方慧啊!”
......
在趙香帶著老匠人去建造投石機的時候。
管亥也開始召集人手準備春耕的事情。
經過兩個月的開墾和努力,大約有六百畝地具備種植的條件。
這個時候的畝比後世的畝略小些,大約四百六十平的樣子。
春耕結束後,開墾荒地的速度會緩一緩。
接下來更多的時間會放到練兵上麵。
拿著孫劍製作的戶籍本,管亥和眾人商議地怎麼種的事情。
孫劍疑惑道:“這個還要商議,他們吃我們的,喝我們的,種的糧食自然都是我們的。“
對於孫劍的主人翁精神,管亥表示了讚許,但還是解釋道:“就算是用牛馬,也要牛馬們看到希望。
種地收成多少都歸我們,他們吃飯也都歸我們。
那他們什麼都沒有,隻會機械的做事,對我們也沒有認同感。
而且這種吃大鍋飯的行事,也容易給一些偷奸耍滑的人鑽漏洞。
現在,我隻是把地分給他們種,除了繳納的,剩下的就是他們自己的。
這樣的話,會極大的調動他們種地的積極性。”
孫劍撓撓頭,道:“主家,你說的我明白,但這應該都是你的私產。
他們都是你的奴仆和部曲,現在好像拿出來充公一般,怎麼想也不值。”
“不是值不值的問題,是操作方式的問題。現在放棄,將來才能收獲更多。”
在管亥的主持下,很快就確定了田地分配的方式。
沒辦法,現在隻能用府兵的形勢,以後做大了,才能考慮職業兵。
田地根據以男丁為主的戶數進行分配,各戶以抽簽的方式進行,以確保有限的公平。
管亥也反複向這些人保證,以後不管出現什麼變動。
這些地的所有權,有一半在各戶的手裡。
這個其實就是增加他們的歸屬感。
隻有自家的田地,自家的房,他們才會在這裡紮根。
後麵一旦有官兵進攻,他們才會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
因為對普通人來說,地是私人財產。
隻要有人敢來搶,不管你是天王老子,那也是強盜。
經過商議,管亥、趙香、方慧、孫劍、鄒昂、李瑜等幾人暫時不分田。
分了田,幾人也沒有精力去耕種。
而現在管穀的人,也不靠這些地來養活。
如此一來,大約每戶分到二十畝的樣子。
種子、耕牛等方麵,都是免費給大家使用,隻是數量上不夠。
春耕當前,孫家那邊也不願意出售耕牛,沒辦法,不少人就得人力上了。
沒有分到地的婦人們,雖然有些失落,但也沒有多少怨言。
畢竟地就算給她們了,她們也沒法種。
而且現在管穀裡大量的事務安排,吃穿根本不愁。
她們愁的還是穀裡男人太少......
至於種植方麵,沿湖的自然要種植水稻,遠一些的種植小麥,再高的地方就隻能種植高粱、粟、豆類了。
一般小麥都是秋季種植,但春季也是可以種植的。
至於有人說春小麥口感不如冬小麥,但管亥等人哪裡還計較這些。
隻要種下去,到時候就算沒收獲,青苗也可以吃不是?
隻要把這個夏天先耗過去,秋天種冬小麥,明天夏收之後再種高粱、豆類等,也就進入了正常的耕種節奏。
一切商量好之後,管亥便集中了所有人,強調了一些事情。
田地分給大家,但是穀裡興修水利,購置耕牛、鐵犁等雖然是穀裡的,但會免費給大家使用,同時又提供種子。
做了這麼多,穀裡的要求其實也很簡單,收成的一半要上繳。
這個看似很高,但實際上,沒有其他算賦、口賦,已經足夠大家生活。
而且到現在位置,這些人的吃穿用度,都是穀裡提供的。
當然,後麵有了收成之後,穀裡也就不免費提供大家吃用。
但是,隻要穀裡有活安排,依舊穩定的供應飯食,乾的好的,還能多派。
說白了,就是這些人種的地,收獲都是存下來的。
平日裡吃的,隻要去乾活就行。
而穀裡屯田的事情,也就交給了侯清。
現在後勤由方慧管,屯田交給侯清,基建給李瑜,戶口統計給孫劍。
練兵上,有老兵和鄒昂。
趙香負責日常巡查,監督。
管亥也難得的輕鬆下來,輕鬆下來的他,自然是把更多的時間用在習練武藝上麵。
第二日,侯清就給了管亥一個驚喜。
他從江湖和農戶中找出幾個有點手藝的,辦了個類似百戲的小會。
其中還有人敲碗砸鐵配樂,最後扛著木頭刻的牛羊,舉到一處祭祀黃天厚土,保佑秋後有和好收成。
這種儀式類的東西,使得大家的乾勁愈發的充足。
耕地的時候,甚至有不少漢子開始放聲高歌。
“漢子力氣大哎,耕地使勁多喲。
妹子看過來哎,......”
弄的管亥無語的同時,隻能讓人加大周圍的巡查。
而看不過去的郎氏則是讓婦人去送東西給侯清。
大字不識一個的侯清又去找孫劍。
孫劍再次出馬,不久後。
這些男丁們的歌聲變成了:“信彼南山,維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孫田之。我疆我理,南東其畝......”
雖然大家也不知道啥意思,但同樣唱的很開心,很悠長。
不就,春耕的體力活基本完成。
大家又開始投入到下一項的大工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