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又帶著炅母去剿滅太平頂的賊寇。
......
反正就是兩隊人馬輪流作戰,由管亥和孫劍壓陣,全程參與,保駕護航。
僅僅十五天後,管亥就給徐平送過去一百顆人頭。
當然這次明麵上的剿匪,自然不可能私吞所有好處。
他思考之後,決定多送些兵器、鎧甲,畢竟賊寇的人頭在呢。
至於錢糧方麵,土匪有多少錢糧,不還是管亥說了算。
於是,一起送過去的還有七八十把兵器,二十幾具鎧甲,以及大量的綾羅綢緞和五銖錢,糧食也有二百石。
看到成堆的繳獲,徐平樂開了花,麵對信誓旦旦說繳獲都在這的管亥,自不好追問。
分配物資的時候,難免又分了約四分之一回去。
管亥隻領了刀兵鎧甲,綾羅綢緞和五銖錢,則是送給徐平個人。
徐平表麵上退讓,但在管亥說麾下都是些粗人,用不到綾羅綢緞後,也就順勢收下。
......在剿滅賊寇的時候,管亥同樣也在收攏流民。
得益於管家給管亥造勢,管亥大俠之名遠播,甚至有遊俠少年聞聲來投。
管亥選擇一些老實的加入管穀,機靈的送給錢物,打發他們到周邊郡縣打聽消息。
具體工作也就交給孫劍來統籌。
至於戶口統計造冊一事,也就落到了管亥的小妾郎氏身上。
韓龍等一幫少年在練劍之餘,也由郎氏負責教他們識字,如此郎氏倒也忙的過來。
......
到了六月中,管穀山寨的建設終於進入尾聲。
首先就是山穀口的兩大塢堡,搭配營壘,形成第一道防禦工事。
營壘儲存著大量開采的滾石和砍伐的圓木。
塢堡後的山寨,寬約兩百米,長約三百米,占地六萬平的樣子,和後世一個中等小區相當。
寨牆有六米高,底部是夯土混雜石塊而成,上麵插著兩排尖頭木樁,木樁內部又有夯土和石塊砌築的通道,方便站在通道上向外射擊。
四角的角樓,每隔一段距離的哨樓,寨門處的城門樓和吊橋,都必不可少。
外圍還有一道深兩米,寬四米多的壕溝。
夯土和石塊砌築在一起,本就堅硬,泥匠們又加入了一些古怪的黑油,使得堅硬程度再度提升,感覺不比後世混凝土差多少的樣子。
唯一不好的地方是木材不太防火攻,但暫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管亥隻能暗自計劃以後人多空閒的時候,開窯燒磚,把木樁全部替換掉。
得益於剿匪的巨大收獲,孫家的匠人繼續留用。
此時的人一年半載不回家也是常事,於是他們又投入到大峪溝的山寨建設。
大峪溝的建設,就無需如此緊迫。
管亥便把戰兵拉出來,開始脫產訓練。
目前他麾下人口已經達到了六百,加上炅家一共超過九百。
戰兵的數量經過補充,也達到了一百五十人。
到此,鄒昂終於如願以償的也當上了隊率。
新建的一隊,自然是參雜不少老兵進來,以老帶新。
隨著人員的增加,管亥之前考慮的一些細則也拿了出來。
畢竟後麵隊伍會不斷的壯大,必須有類似說明書一般的兵書,讓這些老人成為基層的將官。
讓軍製和練兵成為一種固定的模式。
新兵,主要還是以前的隊列,和單一的招式訓練。
對於熟練隊列和招式的老兵,則加入配合和技藝能力的訓練。
個人技藝,根據兵種的不同,彼此不同。
如刀盾兵,也開始細分為立盾兵和刀牌手。
立盾就是大盾,立在地上的時候,差不多要到人胸口的位置。
刀牌手配備的是小一點的圓盾。
每什,配兩個盾兵,四個長矛手,兩個鋼叉手,兩個弓箭手。
在小規模作戰的時候,十人搭配,彼此配合絞殺。
同時還可以分為三才陣,以伍為單位配合殺敵。
在大規模作戰,以隊為單位時,把五什人排成五列。
每一什的立盾兵站在第一排,刀牌手站在第二排,第一排立盾,第二排仰盾,以抵禦對麵的遠程攻擊,形成一個小烏龜陣。
四個長矛手緊隨其後,接著是兩名鋼叉手和兩名弓箭手。
鋼叉是管亥目前缺少武器的這種方案,後續這種士卒會被淘汰掉。
管亥計劃用持圓盾的刀手替代。
實際上,管亥對於士卒的編排主要參考的就是後世戚繼光的鴛鴦陣。
如此一隊人,五列十排,
如果大規模遭遇戰的話,三個隊率就會組成,十排十五列的大陣。
這種是密集陣形,如果散開的話兩個盾牌戰第一列......
至於考核,包括隊列成形的速度,變陣的速度,然後是配合殺敵方麵。
老兵的個人技藝,一方麵是單對單的搏殺能力。
第二方麵就是利用各自兵器的熟練程度。
例如長矛兵的考核,就是長矛使用的熟練程度。
方法是,在一個人形的木頭上,在眼部、喉部、心部和腹部各畫一個圈。
這邊擂鼓進攻,那邊飛速衝上去,連刺四次,分彆刺眼部、喉部、心部和腹部,能刺中三個位置的就是合格。
第三方麵就是一些特殊的技能。
比如投石子。
投石子,當然也是妥協的產物。
畢竟無論是手戟、還是斧頭、標槍等,都要消耗大量的鐵。
而石子,隻要打成雞蛋大小,裝在隨身的袋子中即可。
戰鬥中待敵人衝到跟前,一堆石子砸過去,效果明顯。
這是管亥觀察黃巾軍對抗五龍山賊寇時,得來的經驗......
根據訓練後的考核成果,給每個士卒分等,初步定分為一等,二等,三等和差等。
考核成果與待遇和獎懲掛鉤。
如一等兵,頓頓有肉吃,可以和什長平起平坐,不需行禮,見了隊率,也就作揖就行。
二等兵,每天吃一頓肉。三等兵兩天吃一頓肉。
差等兵則是三天吃一頓肉。而且每天訓練結束,還要加練腳力,順著山寨跑五圈。
當然,管亥在吃上也沒有過分苛責,肉吃的少,就加一些雞蛋和鴨蛋,給士卒們補充足夠的蛋白質。
考核每月一次,四等有升有降,如果降等則要加練。
如果三次考核都是差等的,則降為輔兵。
輔兵一般四天吃一頓肉,而且出了訓練,伺候戰兵,還要乾雜活,一般人都不太想去。
士卒之外,其他人等則是五天吃一頓肉。
對於肉食的供應的減少,管亥也是沒有辦法。
近幾個月,他幾乎沒有時間再去大規模的狩獵。
盛金雖然開始在山林中大規模養殖雞鴨豬羊,豬羊的成長需要年限,短時間內根本提供不了多少肉食。
也就雞鴨生蛋,可以提供不少蛋白質。
......士卒的考核成績,同樣影響各個什長和隊率。
獎懲製度的懲罰其實不大,不過少吃點肉,多跑點步。
但製度出來之後,眾人還是生出了極大的危機感,一個個訓練的比往常積極主動了很多。
......
刀盾兵、長矛兵以及鋼叉兵的訓練,進步神速,弓箭手的進步相對差一些。
他們本就是挑選善射的,多年的射箭經驗已經成形。
管亥目光閃爍,尋思有機會的話,一定要搞一批強弩。
強弩的殺傷力,遠勝於弓箭!
而且一個農民簡單訓練一個月,準頭甚至就能超過苦練數年的弓箭手。
時間飛快的來到了七月,秋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