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參軍麋信(1 / 2)

管漢 閃電滅世 8101 字 6個月前

麋信,還是糜信,迷信?

管亥的曆史知識還算豐富,但記憶中並沒有找到此人。

當然,管亥並不會因此而小瞧對方。

他麾下的人,大部分都沒有在曆史上留下大名。

但其中不乏能人。

諸如趙香,雖然勇武不及炅母,但綜合能力絕對完爆。

又如盛金,若是有機會出書,也是個畜牧業的班昭。

更何況,麋信此人,不但有豐富的行伍知識,還識字,會雕刻。

這就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人。

“軍隊的編製倒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士卒本身,還有相關的輔助不夠完善。”

麋信侃侃而談。

接著,他親自動手,給每個什長、都伯、屯將、曲長等,都刻了一個腰牌。

腰牌正麵刻錄官職名稱,背麵刻錄該名軍官的姓名,而且還有管亥的親筆簽字,以做防偽。

一個腰牌的授予儀式,由麋信組織,然後管亥親自把腰牌發到每個人的手中。

“季漢,我任命你為睚眥曲甲屯甲隊甲什什長!”

第一個來領令牌的姓季,一個比較罕見的姓,名字居然是漢......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管亥鄭重的把令牌授予第一個什長。

“黃天在上,為管大帥效死。”

那名叫季漢的什長心中激動不已,忍不住就給管亥升了個官。

太平道的編製,是以方為單位,設渠帥。

渠,大也,渠帥,也就是大帥,也叫渠率。

渠帥下麵原本都是督將。

隻是有些方太大,如張饒這一方,便把徐和、公孫犢、司馬俱等人也升為渠帥。

為了和渠帥張饒區分,稱為大帥,有點類似官軍中的假,也就是暫代,二把手的意思。

隨著冀州太平道的覆滅,張饒也就給自己升了一級,執青元聖旗。

順便給徐和等人升官,徐和等四人也就成了正式的渠帥。

但在普通士卒的意識中,就沒有這麼複雜,以為督將向上升就是大帥。

而且大帥聽著也比渠帥更加的親切和好聽。

所以季漢激動之下,也就口稱大帥。

“好好乾!”

對於這樣一個目不識丁的憨厚大漢,管亥自然不會解釋其中的差彆,而讓對方改口。

而是拍了拍對方的肩膀,叮囑道。

季漢激動不已的回到隊列中,對旁邊人道:“看到沒,大帥拍俺的肩膀了!”

旁邊人道:“你看,每個什長都會拍的。”

“那是沾俺的光,第一個拍的俺!”

季漢瞪眼道,說著又掏出令牌,給麾下人看:“看看,看看,大帥給俺的。

你們也要好好乾,當上什長,大帥也給你們發。”

令牌授予儀式完成後,麋信也就代表管亥頒布了軍令。

“每個什長,必須能叫出麾下每個士卒的家在哪,家中情況如何。

每個都伯,必須要能叫出麾下每個士卒的名字。

每個屯將和假屯,都必須要能叫出麾下每個伍長的名字。

每個曲長和假曲,都必須要能叫出麾下每個什長的名字。

督將、軍正、和親衛屯將,要能叫出每個都伯的名字。”

一個看似簡單的命令,卻能讓軍中形成一個整體。

接下來,麋信會把所有人的姓名,家庭情況,以及士卒的一些特點整理成冊。

最終形成一個兵冊,以供翻閱查詢。

基本上,一名士卒要使用一片竹簡。

如果陣亡了,則會從這一卷兵冊中取出來,放到太平廟裡享受香火。

如果是逃兵的話,則會放到九幽坑中,接受唾棄。

兵冊有正副兩本,以供備份查閱。

這一套流程下來,管亥就一個感受:正規!

想來麋信接受的是正規的教學,而老兵畢竟以前隻是個兵,經驗也是自學的野路子。

這個工作量不小,幸好管亥手下有不少少年,都已經識了不少的字。

被調來六個給麋信,邊學習,邊幫忙打下手。

為了名正言順,管亥也當著所有人的麵,封麋信為參軍。

後來郎姝的戶籍名冊統計,也開始參考兵冊,進行一定的改良。

......

兵冊和令牌做好之後,下一步是標識和旗幟。

標識,就是采用一定的方式,把將官和士卒區分開來。

原本管亥想取消頭上那個黃巾的,便讓人試探了下,誰知道大家的抗性都很大。

畢竟都是太平道的徒眾,信了多少年的教,黃天在上的觀念深入人心。

不紮個黃頭巾,感覺走路都不舒服......

於是也就作罷了。

經過實地取材和思考後,麋信設定為什長在帽子上插一根野雞的羽毛,都伯插兩根,屯將三根,曲長四根,大帥五根外帶披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