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參軍麋信(2 / 2)

管漢 閃電滅世 8101 字 6個月前

旗幟方麵,也都根據一些常見的設定,進行改良,主打的是顏色之黃色係列。

黃色封紅邊,是屯的旗幟。

黃色封黑邊,是曲的旗幟。

玄色,也就是黑色黃邊,是督將的旗幟。

紅色黃邊的,是軍正的旗幟。

另外,除了三角旗之外,還設有大旗......

標識和旗幟完成之後,又由管亥親自向各個曲和屯,授旗。

接著,麋信又公布了軍紀。

“旗在人在,旗亡人亡。

屯將戰死了,假屯扛旗。

假屯死了,甲隊都伯扛旗......直到最後一名士卒扛旗!”

校場中,聽的激動不已的士卒們,齊聲大喊:“旗在人在,旗亡人亡。”

嚴明的組織和紀律,是真正強軍的必要因素。

練兵的主要作用,就是讓軍隊能夠如同人的手臂一般,隨心所欲,指哪打哪。

這個是基礎,能保證軍隊的下限。

有了基礎,如何運用,那就是將軍的素質和能力了。

在相互溝通之後,麋信對管亥原有的一些軍紀軍規進行了改良,隨後開始要求每個士卒背誦。

如果士卒背不回的,伍長牽連......

當然,由於背誦的太過枯燥,引起了一些反彈。

管亥拒絕了麋信嚴懲的做法,而是做了一定的改良。

如把一些軍紀改成歌曲的形式,讓士卒們唱出來。

唱歌就好像普羅大眾在地裡乾活乾累了,吼幾嗓子緩解身體和精神的壓力一般。

頓時大大緩解了士卒的抵抗性,背誦的效果也是大大增加。

見狀,麋信大吃一驚,連忙盛讚管亥神人。

隨即舉一反三,又遍了幾首歌,讓士卒們訓練的時候也唱。

因為在組織結構完善的整個過程中,士卒們的隊列、體力、基礎招式訓練,也在同步進行,隻不過相對之前,減少了部分。

聽到麋信改編的歌之後,管亥有些無語。

調子都是朗朗上口的口水調子,但這個歌詞,實在是太白。

比如弓弩手的《射之歌》,就是:“弓箭向,向小鬼的頭上射去。

射,射,射,射死他。

射,射,射,射死他。

射,射,射,射,射,射,射,射死這個龜孫。”

見管亥不解,麋信還貼心的解釋:“小鬼,小賊也。

龜孫,十代孫子也。”

管亥這才知道,原來龜孫,並不是烏龜的孫子的意思,而是第十代孫子的意思......

是一個很文雅的罵人詞彙,來自雒陽地區的中原官罵。

另外,還又《劈之歌》、《擋之歌》、《刺之歌》等等。

管亥心服口服不已,暗想麋信可真是個寶藏參軍。

......

這個過程,最苦的就是炅母,這家夥的記憶能力其實一般。

之所以軍紀記的好,也是因為以前犯錯犯的多,被罰出來的。

現在倒好,軍紀改了不少,而且他變成了執行者,隻能死記硬背。

在這種情況下,就導致炅母的脾氣不是很好,懲罰難免有點重。

比如說軍棍之類的,一頓劈裡啪啦下去,打的士卒們鬼哭狼嚎。

棍子都斷了好幾根......

以至於孫觀和薑馥帶著臉腫鼻子腫的士卒們來找管亥告狀。

管亥雖然知道炅母下手狠了點,但這個時候,也是隻能強硬的站在炅母這一邊。

於是苦口婆心的勸說道:“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們被打成這個樣子,我怎麼不可能不心疼呢。

但是呢,如不過不講軍法軍紀,隨便大家訓練,那上了戰場,我們就是一盤散沙。

現在多流一滴汗,多挨一頓打,戰場上才能少流一碗血,多砍幾顆人頭。

所以,現在對你們狠,才是真的愛你們。

對你們溫柔,那是害了你們啊。”

......訓練能堅持下來的原因,也是搶了麋家的商隊,大量的糧食和豬羊之類的物資被搬進來。

意外之喜就是,其他商家似乎隱隱發現麋家被搶的規律,於是趁機和麋家一起走,想趁機沾點光。

結果沒成想,麋家這次被搶了個大的,不但糧食被搶了上千石頭,準備遷往青州大乾一場的一百多戶匠人也被搶走......

他們叫苦不迭,卻又無可奈何。

甚至不少人還篤定了麋家沒有和黃巾蛾賊勾結的言論。

如此吃得好,喝得好,還有肉。

管亥的練兵自然底氣十足。

把練兵交給麋信之後,管亥終於也騰出手,帶人到嵩山、沂山、泰山一帶,去收攏之前被打散的太平道徒眾。

有了麋家這個強大的奶媽,管亥收攏人口的底氣,也足了很多。

短短的兩個月,就接收來人口四千多人,青壯也有一千多。

如此,不但孫觀和薑馥的兩個曲滿員,第三個曲的架子也搭了起來。

但人多了,事情自然也就多,不久之後就發生了一件大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