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而不散的黑煙,預示著官兵這次必然是個大動作。
至少也有上千的軍馬。
官軍進攻的這個節點,選的非常的險惡。
田地中的農作物即將成熟,而此刻,卻不得不放棄。
或者就隻能出去和官兵正麵抗衡。
或者說,隻要賊寇不正麵對敵,官兵打不打的下山寨不重要。
他們就是要把山中大片的農作物焚燒掉,破壞掉。
就算打不下山寨,那也要餓死大部分的蛾賊。
迫使蛾賊歸降,或者出山。
......
麋竺神色凝重的同時,也在悄悄觀察著管亥。
令他驚訝的是,管亥的情緒沒有一絲的波動,隻是平淡的下令:“三軍集合。”
麋竺見狀,也就分析說:“青龍縣的位置,準確來說,屬於徐州琅琊國的範圍。
但琅琊國最近根本沒有調兵的跡象。
而徐州刺史目前的重心是彭城國一帶,這邊根本沒有動兵。
泰山郡太守張舉雖然強勢,但不過是兩千石。
泰山多賊寇,本就夠他煩心,更何況他以為蓋縣有諸葛玄,自然也不會理會這邊。
即便動兵,肯定也會先知會蓋縣令諸葛先生,約定聯合進兵。
剩下的人,就隻有青州刺史趙琰了。”
管亥點點頭,他在臨朐縣、安丘縣、朱虛縣一帶,都布有大量的探子。
探子並沒有帶來消息。
也就是說,這次趙琰調動的肯定是自己的家兵為主,而且沒有使用齊國的郡兵。
其兵員調動,一路疾行,甚至有可能連齊國的郡縣都沒有通知。
炅母罵道:“這個趙琰,還真是陰魂不散。
上次陰死了太平道兩個督將,這次又來。
而且跨州作戰,也不怕人奏報。”
聞言,麋竺眼睛一亮,道:“正好,可使琅琊國相和徐州刺史聯名上奏,彈劾趙琰跨州。”
管亥不置可否,道:“不管奏報如何,這場硬仗必須先拿下。
趙琰若是兵敗折戟,必然被調換,但若是大勝,恐怕徐州刺史和琅琊國相不但不會彈劾,甚至還會奏賀。
如此,也能在功勳本上加一個策應之功。”
接著,管亥開始下令:“傳令青龍縣尉趙香,必須堅壁清野。
炅鄉和海嶽鄉兩地,除非隱秘山穀中的作物,其他的全部燒掉。
所有人口物資,都必須轉移到塢堡和大寨裡。
大楊鄉和麻鄉,人口和物資,同樣轉移到塢堡和大寨中,至於農作物,暫且不燒。
蓋縣這邊,靜觀其變。”
對於管亥的決然,麋竺眼中神采漣漣。
青龍縣四個鄉去歲可是大規模的開墾荒地和屯田。
尤其是炅鄉,其在雙葫蘆嘴,到郎房哨,以及大峪溝之間有著大片的良田。
海嶽鄉,同樣開墾了大片的良田。
這些良田傾注了無數人的心血,眼見隻要二十天就可以收成!
“三軍於今日午時完成集結。”
管亥的眼睛眯起。
燒兩個鄉的農作物,那也是沒有辦法。
隻是現在的農作物,再過二十多天就可以成熟。
現在官兵進來,割了就可以喂馬,如果戰事延長到二十多天後,就可以一邊打一邊割麥子吃。
這是管亥斷斷不能接受的。
堅壁清野,可不是說說而已,有的人,是連樹林都燒。
......
管亥麾下的戰卒,在青龍縣收留饑民,清除瘟疫後,人數大約在三個曲,將近兩千人。
在攻下蓋縣之後,收攏了四千多軍戶,其中包括在城外的那幾百名大疫活下來的青壯。
自此擴軍,又新建了四個曲,加上軍正和親衛嘲風擴充,新增近三千人。
另外,麋竺新編練的四百騎卒,則是編在管亥親兵嘲風所屯,因為總人數達到五百,旗號也就變成嘲風曲。
一共八個曲。
目前孫觀領一曲士卒駐紮在五龍山大寨,負責剿匪。
薑馥領一曲士卒駐紮在青龍縣,並有趙香麾下數百縣兵及亭卒。
鄒昂領一曲士卒駐紮在諸葛堡。
管亥、炅母等人領剩下的五個曲駐紮在蓋縣練兵。
其中,除了薑馥所領一曲基本都是老兵外,其他曲都是新老混雜。
當然,經過數次討伐賊寇,這些人,也不是毫無戰場經驗的新丁。
......
管亥很快拿定主意,鄒昂繼續駐紮在諸葛堡,這個礦可謂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