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推鋒必進(新的一月,求新的月票)(2 / 2)

管漢 閃電滅世 9122 字 6個月前

然而,曹軍雖然精銳,但已經鏖戰很久,便是在前的一曲,那也是疲憊不堪。

更何況天氣炎熱,頭昏眼花。

而對麵的黃巾軍,則是士氣高昂,隨著大聲的:“殺殺殺!”陣形不斷的向前推。

曹操大驚,急忙喝令另一曲的將士上前補充缺口。

盾牌相撞,隨後,跟在刀盾手的長矛手,在盾牌的縫隙中不斷的刺刺刺。

這種戰鬥,已經不管目標,隻管向前突刺。

盾牌手頂著盾牌,大喊一聲,前進一步。

長矛手則是跟在後麵前進一步,奮力突刺,有時候長矛刺入對麵的盾牌中,竟是連人帶盾都拉了回來。

這個時候,強弩手的作用有限,這麼近的距離,拋射已經失去了效果。

雙方的弓弩手,都開始向兩側的山坡上跑,然後從兩翼射殺對方。

隻不過由於雙方都有弓弩手,都向兩翼蔓延,於是就變成了雙方弓弩手的互相射擊。

於是,雙方的廝殺,變成了穀底盾牌手和長矛手互相推進,兩翼弓弩手相互射擊。

“殺!”

“殺!”

雙方都是毫不相讓,一方是要突圍逃命,一方則是等了一天士氣正盛。

“殺!”

眼見隨著曹軍的不斷補充,雙方陷入僵持,炅母撿起一個大盾,拎起一杆長矛,向前方擠去。

他鐵塔似的身軀,在平均身高超過一米七的青州大漢中,依舊是鶴立雞群。

“兄弟們,殺!!”

炅母一邊前行,一邊大喝。

他的腦子雖然不太好使,性格卻極為爽直,在管亥的軍中,一向有點異類。

也是這種性格,讓他很得士卒的好感。

再加上,管亥軍中的不少基層軍官,都是炅家出來的,所以很多人都願意跟隨炅母。

炅母也比較喜歡這種吆五喝六派頭。

漢代帶兵,其實是有兩種比較明顯的流派。

其中之一便是以李廣為代表人物,帶兵的時候比較寬鬆,對士兵沒有多少約束。

並且將領武藝高強,身先士卒,士卒們也都願意追隨李廣這樣的,日子過的比較舒服。

也就是說,李廣訓練部隊以恩義相結,不重紀律,因此每位將領都與他交情好。

作戰時,他的行軍布陣采用自由的作風,不拘一格。

所以,有時即使士兵比較少,也能以少製眾,反敗為勝。

但,這種做法不是帶領大兵團作戰的方式。

到了大股部隊,號令嚴明,傳達通暢,才是最重要的。

炅母其實走的就是李廣的路子,他性格豪爽,好為人出頭,又不計較財富得失。

另外一種流派,就是和李廣齊名的將軍程不識。

雖然他在當時與李廣齊名,戰績也要比李廣好太多,但是後世卻沒有多大名氣。

說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其實也是史官的個人喜好等因素。

史官也是人,是人就有喜好。

程不識帶兵的路子就是,非常嚴謹。

將部隊按照最嚴格的紀律訓練,分成部伍,有職責明確的層級指揮係統。

部隊出戰時,總是處在人不解甲、馬不卸鞍的戒備狀態。

軍隊以步兵為主,行軍很慢,但很堅實。

凡是他率軍作戰,前麵一定有斥候,左右一定有掩護,一隊一隊互相呼應,互相照管,安營紮寨很有章法。

行動起來,全軍一起行動;紮下營來,敵人衝不動。

在這種帶兵的路子下,程不識一生未嘗敗績,當然,也也無赫赫之功。

當然,這兩種流派,其實都是比較極端的。

目前,管亥的軍中,陳鐵就和程不識比較相似,做事情一板一眼,都要按規矩來。

炅母做事全憑喜好,勇猛敢戰,賭徒的心態很重,和李廣有點相似。

不知道管亥是故意還是無意,安排炅母為主,又安排陳鐵為輔。

此刻的效果,竟然是出奇的好。

推!推!推!

最前方的刀盾手,還在相互的推著。

後方的長矛手則是奮力刺出,雙方都是如此。

但凡有人倒下,就有人補上,刀盾手倒下,有人撿起盾牌。

長矛手倒下,立馬就有新的長矛手頂上。

很明顯,體力充沛的黃巾軍更占優勢,每一次大喝,他們都會前進一步。

所謂“推鋒必進”正是如此。

而炅母也終於擠到了前列,在他的呼喝下,士卒們的士氣愈發的高漲。

“殺,殺,殺!”的廝殺聲,混雜著震天的鑼號之聲,在山穀之中形成聲波的氣勢,深深的壓在曹軍的身上。

“殺!”

炅母一聲大喝,直接把前方的一名刀盾手頂飛,然後長矛陡然刺出,差死了刀盾手後麵的長矛手。

在他的帶領下,黃巾軍這邊的陣形漸漸的變成了箭矢的形狀,插入了曹軍的陣形。

如此一來,曹軍的陣形開始出現混亂。

......

這種山穀中的地形,士卒的多寡並沒有作用,雙方的接觸,隻有在前排的那些士卒。

狹路相逢,勇者勝。

眼見遲遲打不開局麵,曹操的吊眉挑起,對旁邊的樂進說道:“文謙,靠你了!”

“府君,放心吧,某的大刀早已饑渴難耐!”

樂進大聲叫道。

曹操雖然是大司農之子,兩千石之尊,但性格比較任俠,而且喜好寡婦和姬女,和樂進這樣的豪傑,最是談得來。

所以,樂進等人有時候也仗著和府君的關係,說幾句狂話。

果不其然,曹操哈哈大笑:“我有文謙,必無恙也。”

隨即,樂進整理刀兵鎧甲,帶著一隊精銳,直奔陣前。

同樣,由於陣形擁擠,樂進並沒有能直接抵達戰場,而是在人堆中擠著前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