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榮歸故裡(2 / 2)

還不是希望用人唯親,廠子裡上上下下關鍵處都塞滿自家人。咱不興說什麼貪汙腐敗,這全是人情往來。

這可不是蘇家人眼界太低,隻想著從鋼鐵廠身上撈錢。實在是漢津鋼鐵廠從建立以來,身上的蛀蟲就沒少過。

大家鄉裡鄉親的,經常就聽到哪個廠裡的要職如何如何。誰家的女娃傍上了誰,哪家的小夥進了廠,掙了錢,討了個大屁股婆娘。這些話當初天天傳的,試問今天誰會不心熱。

漢津鋼鐵廠,那就是個下金蛋的金雞母呀。上頭的人是這麼看,下麵的人也是這麼看。

彆以為蘇家詩書傳家,就全家上下都是聖人。一群族老活到這把年紀了,當然是名聲要有,實惠更要有。在外人麵前是一回事,但如今列席的都是自己人,當然不用藏著掖著。

蘇渙心知大家的想法,但也不可能直接就一桶冷水往上潑。雖說自己是當家的,但在座的可都是長輩呢。就是跟自己平輩都不夠格列席,更不用說開口了。

不過不能潑冷水,不代表自己就要任憑這些長輩拿捏。族長、族老,前者為大。對後者,有份敬意足矣。要是事事都聽族老安排,那就乾坤倒轉,也彆當這個’族長’了。

但事情要辦,可以辦得莽撞,也可以辦得漂亮。都是蘇家人,當然不好兜頭就給人一個大嘴巴,掐了他們的念想。蘇渙先說道:

”叔,這事不急。我才剛回來,什麼都不知道的。有沒有哪位叔清楚鋼鐵廠現在的狀況,能和我說上一說的。最好煤礦、鐵礦那邊的事情也有知道的。”

都是漢津這地界的事情,蘇家又是望族,很多消息就算不用打聽,也會自然流進蘇家人的耳裡。一眾族老左顧右盼,不過是想著誰出麵說這些事而已。

最終,還是由一個年紀較小,本身性情也愛熱鬨的叔叔開口。他說道:”族長呀。自從朝廷大隊人馬前腳離開漢津,連著鋼鐵廠的設備能拆的都拆走了。後腳和寇就趕著上來。

”和寇倒是想得美,想恢複鋼鐵廠的生產。殊不知朝廷走得徹底,不光廠子裡的機器給搬走了,就是那兩處礦都用炸藥給炸塌了。

”熟悉這幾處的人,更是拉的一個不剩。和寇能找到在廠裡做事的工人,全是些三棍子也悶不出一個屁的混子。沒有人真正知道那三處的情況,其實我們也差不多。”

蘇渙問道:”難道和寇在鋼鐵廠的事情上,就這麼耽擱了?他們可占領漢津不短的時間啊。”

那叔又繼續說道:”這倒沒有。他們也是從和寇本土找來了一些專家,看看有沒有辦法恢複生產。為了招待這些人,那時可又把縣裡鬨了個雞飛狗跳的。

”但聽說是評估之後,想恢複煤、鐵、廠三地的生產,所需要的投資太多,進口所需設備的時間又長,所以最後不了了之了。”

蘇渙說道:”假如問題隻是在錢上麵的話,一個縣城刮地三尺都能刮出來,不至於欠錢吧。還是說和寇占領漢津期間轉性了?”

”狗還改不了吃屎呢,指望那群賊人轉性,不如像現在這樣,讓他們敗回姥姥家去。我在想真正打消他們念頭的,還是因為和寇與大金的戰線就維持在漢津這一帶。

”縣城雖然不是前線,但也不是什麼安穩的地方。沒有像關外或中原地區有遊擊隊作亂,但朝廷的奸細可沒少抓過。

”那些日子風聲鶴唳的,留守的咱們可不好受呀。就是老蘇家在縣城裡的店鋪或院子,不是收起來了,就是給那群漢奸給搶占了。

”饒是如此,和寇跟那群漢奸仍是經常來莊裡打秋風。能夠留下一口吃的,熬到現在,我們可是拚了老命呀。”

事情講到後來竟成了訴苦。蘇渙也知道這是給自己上眼藥呢。便說道:

”叔,且放寬心。我離開的時候就有說了,大家留守的,以保全自己最為重要,其他都不要緊。隻要手上沒有犯下人命這種滔天大罪,有我一力承擔呢。

”這段時間欠下的,該還的還,該賠的賠,全由公出。要是有人敢占我們的地,這地契都還在我手上呢,我可不認偽政府簽下的廢紙。

”回頭儘管放話出去,咱蘇家不占人便宜,但也不吃虧。錢財事小,這土地可是蘇家根本。有一說一,我手上的地契與鋪麵,一樣也不能少。

”就是打官司,咱家也不懼任何人。我倒要看看誰能手眼通天,沒道理的事情,也能壓過我蘇伯先一頭。”

蘇家老爺豪言壯語,當然得到一眾族老的認可與稱讚。不得不說,留守的蘇家人確實沒過得多舒心。好不容易盼來揚眉吐氣的時候,縱使不報仇,也沒有繼續忍氣吞聲的道理。

得了眾人的認可,蘇渙又說:”不過這事兒一樣不急,鋼鐵廠的事情才最重要。哪位叔叔知道現在廠子的情況,能夠跟我說說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