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的,蘇廠長。也不瞞您說,雖然弟兄們都知道來這裡,是要振興漢津鋼鐵廠的。但是大家都是外行,沒有一個統籌主導的人,這就好像兵無將、軍無帥,一盤散沙似的,大夥兒對前程都有些擔憂。廠長能和大家說說話,正可安大家的心啊。”
蘇渙一怔,隨即收了原本的推搡心思,正色說道:”都說到這份上了,我再推辭也顯得太沒誠意了。隻是這臨時趕鴨子上陣的,我該說些什麼好啊?”
這……要是在蘇茵上輩子,說什麼都沒有說獎賞來得有用。吃喝管夠,賞錢賞女人,就能練出一支死士,殺穿敵人不在話下。但這個時代,她可拿不準。
所以某個管殺不管埋的六歲娃兒,很明智地閉上了嘴。
幸好沐英仁同樣是秀才出身,他能當到營長,不說打仗如何,底下的兵服他,證明他在待人處事上也是有一套的。
沐英仁知道蘇渙不清楚該說些什麼,隻是因為他對兵這種人不熟,不知道這些人想要的是什麼,自然難以對症下藥,說些可以激勵士氣的話。
而他自己則是不知道蘇渙心中的藍圖,自然幫不上什麼忙。
這可不比大戰,第一目標殺和寇,第二目標把他們趕下海,第三目標是殺到他們島國上。三個套路一出,士兵們還不嗷嗷叫著衝上前
因此沐英仁也隻能建議道:”蘇廠長,我知道你對鋼鐵廠還沒有一個具體規劃。但跟弟兄們說話的時候,也不用給太具體的計劃。
”長期可以說說對鋼鐵廠的規劃藍圖,希望能做到什麼程度。我有聽到你提實業救國,這條路很好。大家都有報國心,讓弟兄們知道自己做的事於國有益,便能更堅定他們的心思。
”短期當然是要保證他們的溫飽問題。吃的是一方麵;現在暮春入夏的季節,住的地方大家湊合一下還成。
”但是荊州的冬天,可不是現在這種四麵漏風的廠房,以及我們身上這種麻布軍裝多穿幾件就撐得住的。在冬天之前,得有個解方。
”這些事情說一說,也不敢要蘇廠長打包票什麼,給弟兄們一個盼頭就成了。”
”這樣啊。”蘇渙認真考慮起要說些什麼的問題。他還隨口一問,道:”除了這些,還有什麼要考慮的嗎?”
沐英仁露出個羞赧的表情,說:”還有一點特彆重要。”
”哦,請指教。”
”指教不敢當。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跟他們講話,可不能文謅謅的,到處引經據典。能聽懂的人估計不多。但民間說書人常講的,那些忠孝節義的故事倒沒問題。講得愈白愈好,道理愈淺顯愈好。”
”嗯,這確實是很重要。”蘇渙點點頭,又問:”不知道沐先生聚集起全廠的弟兄,需要多少時間?”
搓了搓胡渣刮乾淨的下巴,沐英仁說道:”按照戰時條例,旅級的集合,吹響集合哨後十五分鐘內要集合完畢。逾時者軍法處置。現在不比戰時,沒有懲罰。但大家早就習慣了這些動作,時間不會多花到哪裡去。”
聽到時間有十五分鐘,用來琢磨一些說詞也差不多夠了。蘇渙便說道:”那就請沐先生集合弟兄們了。”
”好的,蘇廠長。”沐英仁立刻起身,轉頭對他的秘書說道:”小海,吹響集合哨。所有人集合點名,務必全到。”
年輕人雙腳一閉,”啪”的一響,顯得十分精神。不過看得出來海秘書強忍著把手貼在大腿兩側,而不是舉手行軍禮。並腿之後,便走出門外。
不多時,一聲長哨聲響起。隨即又有幾聲長哨,有遠有近。雖然蘇茵、蘇過等都在室內,但透過窗戶,聽著外頭的聲響,兩姊弟都有一種鋼鐵廠活過來的感覺。
蘇渙倒沒有管外頭的狀況,他正襟危坐,思考著一會兒要跟大家說些什麼。沐英仁已經提供了不少意見,蘇渙沒打算大改。隻是要在那個框架中補上自己的東西而已。
講話要白,不要引經據典,聽起來好像講話的難度下降。但對他這個鑽研學問一輩子的人來說,反而更難一些。
畢竟有不少典故,自己都是信手撚來。要全用白話來說,反而得多想一下。
外頭,雖然來到鋼鐵廠的漢津後備第三師沒有軍人的身分,但那場大戰剛過去沒多久。大家雖然經曆修整期與整編成如今的後備師,不過大家還是習慣用軍隊的方式來組織行動。
所以一聲長集合哨,大家沒有多想,就按照各自的分配的班、排、連開始集合。並由值日官帶隊往集合場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