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取巧的點火作業(1 / 2)

進料鬥在弟兄們轉動的手搖杆控製下,不停地往高爐內傾倒一鬥的鐵礦石與溶劑,然後是一鬥的焦炭,一層層地覆蓋上去。

除了新鮮出爐的焦炭還有餘溫,沒有完全冷卻外,其他東西都是冷冰冰的。就這麼堆疊在高爐內部,在哪些專家眼中是愚不可及的事情。

自煉焦爐所產出的熱風,全部灌回煉焦爐內部,穩定爐內本身的熱效率。

但作為副產品的煤氣,一部份灌入煉焦爐作為燃料,還有一部份導入高爐車間的熱風爐內加熱區燃燒,將要混入高爐的空氣進行加熱處理。這便是兩個車間協作的部分。

林文理就站在進料口旁的維修平台上。這個位置在正常狀況下是不站人的,所以並沒有做的又寬又舒適,反而僅供一人勉強站立,還得靠著扶手來穩定身體。

高爐的煙囪型設計,雖說不是用來排煙的,但是熱氣一樣會從上方釋放出來。在沒有任何防護裝備,高爐正常燃燒的情況下,這個熱氣會使人遭受嚴重灼傷,甚至有致命之危。

不過今天林文理是為了查看高爐內的鋪料情形,而進料口是唯一的開口。高爐還未完成點火作業,所以這時蒸上來的熱氣就隻有焦炭的餘溫。在這酷夏天氣,倒也不算什麼。

剩下的兩處可開關的開口是排渣口與溶銑口。但這兩處現在是關閉的,而且出口也小到難以往內窺探,還是在高爐底部,林文理當然不可能從這個地方觀察高爐內部情形。

等到高爐內鋪料鋪到差不多九成滿,林文理叫停了底下的進料作業。

由於整個作業流程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有向高爐車間的所有人,和其他關心此處的人說明過。所以大家一看動作,就知道那位站在高處的林總經理,接下來將要做些什麼事情。

使用魔法雖然可以透過一定的儀式,但隻要對該魔法了解的足夠透徹,是可以簡化一些非必要的動作。

所以林文理能在平台上跳一會兒大神來發動魔法陣,也能簡單打一個響指了事,這完全取決於他的心情。本領高了,就是可以這麼任性。

考慮到自己不想在眾目睽睽下耍猴戲,林文理很乾脆地把跳大神的選項給遺忘了。那種舉行儀式是為了讓彆人知道自己很努力的說法,在這種時候就不適合提起。

但一個動作極小的響指,底下的人可能也看不清楚。所以林文理選擇了一個聲光效果滿滿的作法。

他再度將自己那顆不起眼的原核寶珠拿在手中。掌心上不同的顏色,可以讓遠處的人很輕易地分辨出他拿了什麼東西出來。

在歐羅巴洲戰場上,那些功勳彪炳的戰場魔導師在使用寶珠上的大型術式時,有些人顯現的魔法陣可以籠罩大半個戰場。不光可以震懾敵人,威力也同樣驚人。

在亞細亞洲戰場,雖然沒有像歐羅巴洲戰場那種等階的戰場魔導師;或者說有,但沒有相對應的裝備。

然而較之更為強大的修真者與妖怪不知凡幾,這些人的動靜一點也不輸給歐羅巴洲的戰場王牌,殺傷效果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要不是軍隊在戰場上自有其紀律,在沒有命令的狀況下潰退,很有可能直接換來督戰隊或長官的一粒槍子。恐怕在看到那種天災地變級的動靜時,所有人都會慌不擇路地鼠竄。

但更為殘酷的事實是,真’親眼’看到那種等級的攻擊時,跑已經來不及了。

略過那些在戰場上的回憶,林文理要搞出來的動靜,當然不能比肩那些戰場上的王牌。

再說他要做的也就是讓高爐點火而已,不是來個地爆天星,送整個鋼鐵廠的人上路,當然不用整出那種滿布天空的聲光效果。

總之要給人知道自己有在做事,但又不能太過張揚。

不要太小看這點分寸的自我克製,以林文理長久混社會的經驗來說,太過低調或太過張狂,都會有其他後遺症。如何拿捏得恰到好處,才是減少麻煩的關鍵。

所以他在掌心的原核寶珠跑出一條看起來像火蛇或火蟲的紅光,繞著高爐的水泥建築外圍溜了幾圈,一路向下。直到底端的部分一分為六,從六個方向鑽入高爐之中。

那六個火蛇鑽入的位置,同時也是內部刻畫有魔法陣的位置。在火蛇的刺激下,埋在魔法陣中的魔力激發了出來。

矮人的魔法陣並不是單純地操縱火焰,這種相當低端的魔法效果,而是直接在熱量上著手。用物理來解釋的話,那就是分子層麵的高速摩擦震蕩,以此來產生熱能。

當然還是那句話,原理聽起來很高端,實際上的應用很粗糙。這又是個易學難精的魔法,但粗糙的應用結果對矮人來說已經夠用了。

因為魔法陣的大小與布置都經過了精密的計算,所以每個魔法陣的作用範圍極限,剛好在魔法陣散布位置的中心點上。這讓被魔法陣圍起的位置,每一處都能接收到同樣的升溫待遇。

其實要是林文理全力施展,在一瞬間讓高爐內部的升溫處達到預定的兩千攝氏度高溫,並不是什麼難事,甚至溫度更高都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