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出鐵水(2 / 2)

紅冬冬的液態爐渣光是靠近,那撲麵而來的高溫就像要把臉給燙熟一樣。讓人無法想象要是被這玩意兒沾到身上,還能剩下些什麼。

有了實物在眼前,所有人都更能體會那操作規範與安全守則中的字字句句,究竟是在警告些什麼。

沒有人膽大到想用手或身體的任何部位,去試試剛出爐的爐渣究竟有什麼樣的觸感。這可不是被燙熟的問題,而是有沒有東西能被留下的問題。

爐渣車不會裝到全滿,大概七分滿的位置,所有人就操作著在排渣通道後的第二道閘門關閉。

除了避免在運送過程中晃蕩溢出外,也為關閉作業的時間留下一些富餘量,避免有工班的弟兄因為動作太慢,讓裝滿的爐渣滿溢出來。

因為通過排渣通道的爐渣沒有剛出爐時的高溫,所以第二道閘門的設計與材質不像排渣口的堵石那麼嚴謹。而設立第二道閘門的目的,是為了替換爐渣車時使用。

反正親眼看到爐渣是個什麼玩意兒的工班弟兄,小心翼翼地按照著操作規範,將爐渣車牽引到爐渣坑前傾倒。

沒有人想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但他們也不會因為害怕,就拒絕執行這項工作。

畢竟在演練的過程中,他們在練習牽引爐渣車的時候,裡頭雖然沒有高溫爐渣,但也裝了不少水作為模擬訓練。

而且林總經理在說明工作的注意事項時,也早已提點過很多該注意的細節。或許在聽的時候,大家還懵懵懂懂的;但在實際操作的時候,那一字一句就像浮現在眼前一樣清晰。

關注排渣作業的,當然不隻排渣工班的人,幾乎所有人都關注著這個部分。但其中另外一側溶銑工班的人,他們負責鐵水的處理,工作風險相似,他們花更多精神在細節上。

鐵水雖然跟爐渣的地位不一樣,但是就危險性與特征來說是相同的。這一點在事前教育中,林文理也有特彆強調過。

所以在這個時候,直麵爐渣實物所得到的震撼,除了排渣工班的人外,就是溶銑工班的人最為直觀且重視。

他們終於知道自己要對付的,究竟是什麼玩意兒了。也不用其他人提醒,所有人都回憶起那些操作規範與安全守則的文字。

幸虧在場的人都是老兵出身,才有如此沉穩的心態。要是待在這個位置上的,是那些沒見過世麵的菜鳥,搞不好已經被眼前的場景給震撼到腦筋一片空白。

”溶銑口開啟預備。”

命令聲提醒著溶銑工班的人不要光看戲,也輪到他們做事情了。

產出的鐵水可以製成生鐵錠,等到將來有需要時再進行處理。但是林文理早就將這些鐵水用途安排得明明白白了,就不需要花時間冷卻,之後再想辦法熔化或軟化處理,好製成其他東西。

所以在高爐車間裡頭,溶銑工班的數量是最多的。差不多一個輪替班內,會有三到五個工班在做事。不像負責操作粉碎機的,跟負責排渣作業的,都隻有一個工班的人手。

溶銑工班的人之後還會拆分到其他地方,工作地點也會分開。但暫時,林文理還是把這群人湊在一個小組內做事。

溶銑口下方暫時放置的是一座臨時的鐵水池,有一大群人拿著用坩堝做成的長柄勺在一旁等著。

”溶銑口開啟!”

同樣是一聲令下,溶銑工班的弟兄複誦一聲,他們就用同樣的絞盤與鐵鏈、滑輪組合,將溶銑口的堵石向上移開。

與排渣口不同的地方是,兩邊的堵石雖然會移到高爐本體外特彆設置的一個小平台上放置,而鐵鏈與滑輪會作為第二道安全措施固定起來,避免堵石意外落下。

這是為了將來有必要關閉排渣口或溶銑口時,堵石可以隨時派得上用場,而不用另外搬運與裝設。

但屬於溶銑口這一邊的絞盤會被拆下來,用到其他地方。鐵鏈則固定在一旁的地錨上。排渣口這邊的情形,因為隨時有可能需要關閉排渣口,所以絞盤並不拆除。

流出的鐵水按照設計,順著通道流入底下的鐵水池中。拿著長柄勺的弟兄積蓄在下方的鐵水,舀入旁邊已經準備好的大量翻砂模具中。

剩下的人就負責搬運與準備這些模具。他們不隻要動作快,還需要小心。特彆是剛澆鑄好,冷卻中的鑄鐵產品。

或許這些東西看起來已經不是紅冬冬的模樣,但本身的高溫還是會使人受傷。在隻能靠人力搬運的現在,所有人不光要小心自己不要觸碰,還要防著彆人靠近。

所以溶銑工班的人負責的範圍最大,大部分都是禁止外人靠近的區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