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出鐵水(1 / 2)

爐渣車是一輛類似用於礦區礦車的放大版本,而且用於牽引的推拉杠杆還做得特彆長,就是為了讓人不用太過接近高溫爐渣。

車鬥做成活動傾覆式,隻要把卡榫拉開,就能從側麵傾倒。

專門裝爐渣的車鬥,當然在耐高溫上有經過特彆的處理。畢竟那可是溫度能高達兩千攝氏度的液態物,耐熱度差一點的東西,有可能光是靠近就直接被熔化。

這樣的爐渣車用手工方式打造了三輛輪替使用,裝滿的爐渣會被送專門的爐渣坑放置,用以冷卻和存放。

爐渣雖然被定義為雜質,但其實隻是有彆於鐵與碳元素以外的物質,且含量相對較少。隻要能夠提取出來,這些東西一樣擁有極高的價值。

不過現階段還做不到可以工業化處理爐渣的程度。林文理也不會將爐渣隨意丟棄、掩埋,因為這會對當地土壤造成嚴重的重金屬汙染。

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設置多處爐渣坑。除了讓這高溫的玩意兒有地自然冷卻外,還能留待日後可以處理的時候,把裡頭有價值的金屬或其他物質提煉出來。

現在爐渣處理工班的人唯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等待命令,將排渣口開啟。然後小心地將裝滿爐渣的車鬥,用人力的方式牽引到爐渣坑,將其傾倒入其中。

不管是排渣口或溶銑口的堵石,都是用和高爐建築本體同樣材料所製作的。因為有密閉的需求,所以想要開啟,可是得花一番功夫,更妄論試圖將其再次關閉了。

舊式高爐的溶銑口基本上是不關的,但是排渣口會看情況關閉。

基本上就是排渣口要是流出過多鐵水,就意味著這處通道要暫時關閉一段時間了。要是溶銑口出現些許鐵渣,那麼排渣口就要儘速打開。

而爐渣與鐵水的製造量,大致維持在一比三的水平。意味著製造出三噸鐵水,也會同時生產出一噸左右的爐渣。

不過具體情形還要看鐵礦石的質量。品質愈好的礦石,產出的爐渣也愈少。

而大誌鐵礦的礦石品質,隻能說不好也不壞。就說林文理來的那個世界,那些公認的富礦沒幾座在國土疆域內,都是在世界其他地方。

其實這麼想就可以理解了,凡是文明發展已久的地區,好的礦產早就被前人開采完了,哪裡輪得到後人。

除非鑽進一些人煙罕至的深山老林,又或是人蹤絕跡的沙漠、海底,才有可能再找到一些被老祖宗漏到的寶貝。

但毫無疑問,大誌鐵礦依然有開采的價值,其礦石質量符合普遍的標準,並沒有到十分差的地步。就是礦石成分跟歐羅巴洲的情形不太一樣,所以在除渣的工藝上需要做一點修正。

這些事情,林文理當然事先就考慮好了。他現在要做的,就隻是讓被分配到高爐車間的弟兄們,學會怎麼安全地操作這些設備,然後不把自己的小命交代到這裡麵。

”排渣口開啟!”

一聲令下,隨即負責的工班弟兄同聲複誦道:”開啟排渣口。”就有幾人合力拉扯著一個絞盤。

絞盤上的鐵鏈通過一個滑輪,牢牢地扣在開關排渣口的堵石上。他們要做的就是利用絞盤,將堵石升起,讓高爐內部的爐渣流出。

絞盤跟滑輪、鐵鏈,可就不是林文理打造的了,而是其他鐵匠科的弟兄分工合作的產物。

當然,林文理還是有看過一眼,就當作檢驗了。然後挑了些不順眼的回爐重造。要說標準,那就是標準自在人心……

此略過不提。

在絞盤的收緊下,鐵鏈幾乎繃緊到極致;滑輪每一次在鐵鏈的牽引下轉動,都發出尖銳的摩擦聲。整組設備看起來隨時都會被扯壞的模樣,令人十分心驚。

但對習慣於生死之間拚搏的人來說,這不算什麼,他們眼中就隻有達成任務。

其實要不是操作規範與安全守則上有嚴格的要求,搞不好還會有人跑到堵石前,協助將這顆不大,但卡在溝槽中十分密合的石頭向上托起。

完全不顧當爐渣流出來時,會不會澆到他們身上的問題。

事實上,也的確有非輪值的工班弟兄這麼想。他們還考慮直接向林總經理提出建言,讓他下達這樣的命令。

但是當高溫爐渣通過排渣口流出後,那些什麼稀奇古怪的想法都沒有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