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遇到了朱允熥這樣‘心寬’的皇儲,要不然自己手底下的大將互相往來,這也是一個忌諱。尤其是一個在京城掌管京軍,一個在邊陲之地軍政幾乎一把抓,這更是大忌當中的大忌。
不過想想看藍玉這樣的性格,他說錯話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這兩年實際上也算好的了,最多就是偶爾說錯話而已,起碼沒有囂張跋扈、平時也都是比較收斂本分。
在大營,張福生大聲宣讀聖旨,朱允熥隻是代皇帝來犒勞大軍的。
朱允熥看了看四周,問道,“張玉和朱能呢?”
一個身材魁梧、麵容嚴肅沉穩的中年人上前,“臣神策衛指揮同知張玉,參見皇太孫殿下,殿下千秋。”
五十出頭的張玉現在算是升官了,從燕山左護衛指揮僉事變成了隸屬於中軍都督府的神策衛指揮同知。現在也變成了從三品了,而且這還是京衛的指揮同知,算是連升三級了。
另一個英武青年也連忙行禮,“臣鷹揚衛指揮僉事朱能,參見皇太孫殿下,殿下千秋!”
朱能也是連升幾級,從從五品的燕山中護衛副千戶變成了正四品的京衛指揮使司,算是正式邁入高級將領的門檻了。
看著朱能,朱允熥笑著說道,“昂揚好漢看著就令人欣喜,我大明軍中就該是如此健兒!”
哪怕朱允熥比朱能還要小八歲,但是沒有人覺得這麼老氣橫秋的話有什麼不對。就算是朱能聽到這些,也都是臉上浮現出激動、驕傲的神情。
朱允熥隨即看向張玉,“聽說你有一個長子頗為英武,讓他過來。”
張輔匆匆而來大禮參拜,“臣應天衛知事張輔,參見皇太孫殿下,殿下千秋!”
張輔還真的算是一表人才了,至於現在隻是正八品的官職根本沒什麼好說的,能夠有這個官職,多半還是張玉幫他謀劃,以及他稍微有些本事。
朱允熥非常滿意,說道,“自古英雄出少年,你我年歲相仿。正好我皇姐尚未婚配,你也並無婚姻,定下親事如何?”
張玉和張輔父子兩個連忙跪下,激動的無以言表,“臣叩謝陛下洪恩,臣叩謝殿下隆恩!”
不要說張玉、張輔了,就算是一些勳貴都羨慕。
先太子四個女兒,可是隻有江都郡主和宜倫郡主是太孫胞姐。至於朱有薇,雖然也是郡主,但是身份顯然不如嫡出的。還有一個妹妹,則是沒能長大。
張家父子算是一步登天了,一下子就成為了皇太孫的心腹了。
朱允熥笑了笑,對張輔說道,“你先入宮為勳衛,不當差的時候在涼國公跟前走動。”
藍玉立刻抱拳,搶先說道,“臣定竭力教授不敢藏私!”
自家人啊,這是外甥女婿,當然是要好好的教一教了。
張輔也連忙回話,“臣叩謝殿下簡拔。”
朱允熥隨即看向耿炳文,說道,“讓世子先回鳳陽練兵,過兩月回來。”
耿炳文自然領命,他的長子就要迎娶朱有容,婚期都定下來了,就是先太子喪期之後。
左右看了看,還真的都是沾親帶故。不過這樣的事情也都正常,不隻是大明朝如此,很多的朝代都是如此,皇室和功臣各種聯姻。
朱允熥在例行公事的檢閱京軍大營,而在開封的周王朱橚則忙著收拾行李。
回家不積極腦袋有問題!
作為沒事就想回應天的藩王,朱橚本來就是喜歡應天府這座城市。現在更何況有事呢,哪怕搞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反正隻要有召,就趕緊回去!
看著王妃馮妃還在收拾行李,朱橚催促,“父皇相召肯定有大事,還不趕緊動身,應天府能缺什麼?”
馮氏則趕緊說道,“殿下,宮裡自然不缺供用,可是路途之上缺了東西可不好。真要是少了些東西,殿下吃的好、睡的踏實嗎?”
朱橚一想有道理,催促道,“你收拾東西,我這就去調護衛兵馬。三百人先行,一百人殿後,隨行還得有一百人。”
馮氏也沒說什麼,她知道自家丈夫的本事,練個兵沒問題。至於這麼五百人數,不超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