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心胸(1 / 2)

皇太孫要出宮遊湖,那肯定不是小事情了,一應的儀仗、護衛都得帶足。

畢竟這是公開的活動,而不是私下裡的白龍魚服,所以該準備的肯定都是要準備,該講究的時候肯定也是要講究,朱允熥對此一點都不會抵觸。

一些官員或者他們的家眷隨行,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在這樣的情況下,朱允熥自然也帶著兄弟姐妹了,他們也是難得有出宮的機會。

朱允熥隻需要騎著馬,但是他的弟弟們就需要乘車了。

直奔玄武湖,朱允熥心情不錯。也就是正常的遊湖而已,所以也不至於有艨艟巨艦,正常的一些遊船實際上也就差不多了。

雖說不是龍舟,可是現在能夠登上這條船的也就是真正的勳貴,或者宗室。

朱允熙就是個聰明的孩子,見到徐妙錦就很規矩,“臣弟見過皇嫂。”

徐妙錦臉一紅,連忙說道,“皇孫殿下,這於理不合。”

“有什麼不合的?”朱允熥就笑著說道,“我這小弟倒是有些眼力,知道咱們婚期已定,就等著黃道吉日了。老四,老五可比你機伶。”

朱允熞當然也知道一些事情,但是他可不像朱允熙就四五歲可以賣萌。十歲出頭了,在這個年代也不能單純的當做什麼都不懂的孩子。

不過有朱允熥的提醒,朱允熞也連忙客氣,“臣弟見過皇嫂。”

朱允熥就安排任務,說道,“老五,帶我那小侄兒去玩。老五呢,你和讚儀一道。給你們兩個安排個任務,一會兒乘坐小舟,去各船看看。你們兩個是皇室宗親,也該露露臉。”

朱允熞就不用說了,先太子朱標的四子。朱讚儀呢,就是大明朝唯一一個不是老朱這一脈的藩王,哪怕朱文正、朱守謙先後惹事,可是老朱還是給他大哥那一脈留了王位。

朱允熞和朱讚儀也連忙領命,朱允熞本來就是這兩三年非常的謹小慎微。朱讚儀則是朱守謙被責罰後一直在應天府皇宮讀書,老朱是生怕這個重孫輩的學壞了。

看著兩個弟弟開開心心的乘坐著小舟離開,寧國公主就笑著說道,“還是允熥有兄長的樣子。”

安慶公主也驕傲的說道,“要不為何父皇那麼喜歡允熥,還不是允熥是家裡頭最關照親族的。以後我這閨女,也要指望她兄長照應。”

朱允熥連忙求饒,“小姑,放心就是。我就覺著妹妹好,我這不缺弟弟,妹妹倒是沒幾個。”

二婚後生了個女娃,安慶公主雖然會開心有了孩子,隻是普世情況下的重男輕女,她多少也是有些失落。所以很多的時候,有事沒事的提醒一下朱允熥。

安慶公主就立刻說道,“那以後給你妹妹尋個好人家?”

朱允熥就肯定的說道,“那是自然,隻是我想好了,我妹妹金枝玉葉的不能受委屈。到時候她自己選人,選自己心儀之人就好。什麼勳貴人家、讀書人家,那都不要緊。反正我能護著,隻要妹妹開心就好。”

安慶公主有些不太滿意,“哪能這樣呢,還是要有些身份。”

“怎麼就不行?”朱允熥無比肯定的說道,“其他人管不著,順昌幾個的婚事隻能是我來指定。其他的宗室人家也是如此,多半是指揮。唯獨我這妹妹不一樣,我就是盼著她開心。”

這話說的在場的一些人心情複雜,不要說宗室人家,勳貴人家的嫡子嫡女在婚配這件事情上都沒有任何的發言權,政治聯姻是最主要的。

朱允熥隨即看向朱有容,“大姐,今天這可算是雅事,還有不少國子監的學子。一會兒要是有人送來詩詞,你可得幫我點評一番。”

朱有容就笑著問道,“為何是要讓我來點評,我才疏學淺就不獻醜了。”

朱有齡有些拆台的說道,“若是大姐不幫忙,怕是允熥的點評更要貽笑大方了。”

“這就是你不懂了。”朱有容就笑著說道,“允熥跟前還是有些飽學之士,那才是真才實學。若是他們來點評詩詞,肯定比我們強得多。”

朱允熥一本正經的開玩笑,“真要是讓手底下的人來點評,天底下的人不就知道皇太孫不會詩詞了?祖父還能作些詩,就是到了我這差點意思。”

其他人就不好多說什麼了,因為洪武皇帝的詩非常具有個人特色,其他人學不來。

洪武七年的時候,就有翰林學士幫忙初步編纂老朱的文集。收錄的一些詩詞朱允熥都沒眼看,基本上是打油詩的水平。也有‘殺儘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這類詩作,朱洪武的氣質十足。

安慶公主這時候就開玩笑,“要我說呢,有容和有齡也就算了,她倆的才學和我也是不相上下,說是才女那也是外人阿諛奉承,真信了就蠢了。就像有的人自詡刀槍雙絕,打遍天下無敵手,真要是和人對練,那就貽笑大方了。”

知道情況的人都在偷笑,不過看到朱允熥一副非常意外在四處打量著、好像是想要尋找安慶公主說的那位‘有的人’一般,就更是覺得有趣。

這位皇太孫有些時候就是一身紈絝的習氣,或者是對於親近的人從不擺架子。

當然也會羨慕安慶公主,這兩三年皇太孫的地位越來越穩固、威望越來越高,可是這位皇姑還是時常打趣,而皇太孫不隻是不生氣,反而十分配合。

寧國公主也笑著說道,“妹妹說的人我倒是不認識,我就知道個有個刀法天下一絕的,沒聽說過會用槍。”

“大姑,會用槍!”朱有容也促狹的打趣說道,“常說是那趙子龍呢,前些時候不是好有個《三國誌演義》麼,有人就差尋匹白馬、一身銀甲了。”

《三國演義》雖說是在明朝中期才廣泛流傳,但是曆史也算悠久。

更何況這《三國演義》雖然是以陳壽《三國誌》和裴鬆之注為基礎,但是也吸收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故事。就有人覺得那火燒赤壁的大戲,怎麼看都和老朱和陳友諒在鄱陽湖水戰無比相似。

鐵索連舟、突然刮起東北風、火攻、以弱勝強等等,陳壽等人對赤壁之戰的記錄反而不多,不過很多在鄱陽湖水戰的時候都能夠找到一些相似之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