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天子》全本免費閱讀
就在承泰九年的二月底,承泰帝病倒了!
病得挺重,好幾天都不見好轉,連太醫們都慌張了。
承泰帝也急了,認為自己恐怕時日無多了。
九洲清晏殿,是承泰帝在圓照園裡的寢宮。
三月初二的夜晚,承泰帝獨自待在九洲清晏殿的西暖閣。
抱病之中,承泰帝盤膝坐在炕上,親筆寫起了自己的遺詔:“自古帝王統禦天下,必以敬天法祖為首務……”
這份遺詔寫得挺長,超過了千字。
大體分為七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承泰帝說他蒙受皇考景安帝的聖恩當上天子,深恐不能承擔這份重任,他竭慮殫心,朝乾夕惕,勵精政治,不憚辛勤,訓誡臣工,不辭諄複,為了國泰民安,雖未能全如期望,但已有了一定成就。
第二個部分,承泰帝說他現在身體不適,皇考景安帝托付給他的重任,他雖自信沒有辜負,但誌願尚未完成,不免有些遺憾。
第三個部分,承泰帝指定由皇三子慶柏繼位。
他寫道:“忠武親王皇三子慶柏,天縱奇材,聖祖皇考於諸孫之中,最為鐘愛,撫養宮中,恩逾常格。”
“承泰元年正月初三,聖祖皇考當麵,朕於乾清宮建儲,親書諭旨,加以密封,收藏於乾清宮最高之處,即立慶柏為皇太子之旨也。”
“其後仍封郡王、親王者,蓋令備位藩封,諳習政事,以增廣識見。其勵精圖治,文治武功,必能克承大統。”
“今既遭大事,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第四個部分,承泰帝為自己的施政嚴苛進行了辯護,指出繼位者可斟酌更張他在位時嚴苛的章程。
他寫道:“從前朕見人情澆薄,官吏營私,相習成風,罔知省改,勢不得不懲治整理,以戒將來。”
他寫道:“寬嚴之用,又必因乎其時……若從前之例本寬,而朕改易從嚴者,此乃整飭人心風俗之計,原欲暫行於一時,俟諸弊革除之後,仍可酌複舊章,此朕本意也。嗣後遇此等事,則再加斟酌,若應照舊例者,仍照舊例行。”
第五個部分,承泰帝希望臣子們體諒他,好好輔佐慶柏。
他寫道:“自今以後,實願內外親賢股肱大臣,念朕朝乾夕惕之苦衷,仰答皇考聖祖仁皇帝利益社稷之誠念,各秉忠良,屏除恩怨,一心一德,仍如朕在位之時,共相輔佐,俾皇太子慶柏成一代之令主。”
第六個部分,承泰帝訓教了慶柏。
他讓慶柏要和慶鬆、慶樹兩位兄弟誠心友愛,休戚相關。
他讓慶柏要親正人,行正事,聞正言,勿為小人所誘,勿為邪說所惑。
他讓慶柏親近宗室成員,保護國家賢臣。
第七個部分,承泰帝給慶柏安排了四位顧命大臣。
第一位是和端親王袁嗣純,也就是承泰帝的十五弟,承泰帝稱他“和平謹慎,但遇事少擔當,然必不至於錯誤”。
第二位是忠恭親王袁嗣繹,也就是承泰帝的十六弟,承泰帝稱他“至性忠直,才識俱優,實國家有用之才,但平時氣體清弱,不耐勞瘁,倘遇大事,諸王大臣當體之,勿使其傷損其身,若因此而損賢王精神,不能為國家辦理政務,則甚為可惜”。
第三位是大學士湯承遠,承泰帝稱他“器量純全,抒誠供職”。
第四位是新晉大學士詹爾廷,承泰帝稱他“誌秉忠貞,才優經濟,安民察吏,綏靖邊疆,洵為不世出之名臣”。
承泰帝還說,他可以保證湯承遠、詹爾廷始終不渝,將來讓這兩位臣子配享太廟,以昭恩禮。
遺詔的最後,承泰帝寫道:“即遵典製持服,二十七日釋服。布告中外,鹹使聞知。”
寫完遺詔的翌日,三月初三,承泰帝特意召見湯承遠、詹爾廷,讓這兩位心腹重臣看了他的這份遺詔。
湯承遠、詹爾廷都誠惶誠恐,都表示承泰帝此次必能病愈,斷不至於駕崩……
……
……
三月初三的晚上,也就是承泰帝將遺詔給湯承遠、詹爾廷觀看的這晚。
袁慶柏正在九洲清晏殿的西暖閣裡陪伴臥病在床的承泰帝。
這時,禦前近侍太監竇英領著杜貴妃走進了西暖閣。
杜貴妃親手捧著個填漆盤,盤上擺著兩碗燕窩湯。
杜貴妃對承泰帝恭聲道:“聖上,臣妾給您做了您愛用的燕窩湯,您嘗一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