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方明華看著她們,宋棠棠隻是微微笑了笑算打了招呼,方明麗卻很興奮的向哥哥揮揮手。
“加油!”姑娘又握緊小拳頭揮舞了下。
台上的尚中敏已經開始他的演講,果然是那篇《對現存詩歌審美觀念的毀滅性突破》
一上去就火力全開。
反對現代派,首先要反對詩歌中的象征主義。
反對隱喻!
反對意象!
反對崇高!
反對曆史與文化!最終在寫作行為中落實為反對語言。
因為語言是一座囚牢,它往往以許多被假定著的意識形態、文化模式而貌似先天性地製約著言說行為本身…….
“請允許我拿北島老師的一首詩做例子。”尚中敏突然說道:“那就是《回答》”
《回答》?
那可是北島的代表作,詩中充滿了各種語意曲折的象征、隱喻、比喻等,是朦朧詩的代表作之一。
下麵的學生頓時紛紛議論起來。
這一切都看在尚中敏眼裡,他很滿意。
這次公開演講,目標並不是方明華。
他隻是一名編輯,寫過幾首詩,並不是真正的詩人。
要劍指遠在燕京的北島!朦朧詩的代表人物。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這是《回答》裡膾炙人口的兩句詩。但我想問北島老師的是:
這兩句講什麼呢?人分卑鄙與高尚。誰是誰的通行證?
誰是誰的墓誌銘?不滿什麼呢?
出身?成份?接著在金鍍的天空飄滿的死者的倒影,這不斷悲愴,綠於械鬥,槍殺,大批人死亡?
“嘩…….”
尚中敏此話一出,立刻在教室內外掀起了一片喧鬨,外麵更是群情激憤,方明華暗暗替尚中敏擔心。
這裡麵可是有許多都是北島的鐵粉,會不會有人闖進來將這家夥拉出去群毆?
果然就見一個男生端著搪瓷碗,手裡還拿著饅頭闖進教室,指著尚中敏鼻子就是怒罵:
“麻痹的,連北島的這首《回答》都沒讀懂,你算個錘子詩人?!滾你丫的!”
說完手一揚,一些東西向尚中敏身上飛去。
不是雞蛋。
也不是饅頭。
而是一碗稀飯!
正澆在尚中敏的頭上,頓時滿臉米渣。
教室頓時有些亂,負責組織這次演講會的文學社成員趕緊把那個肇事學生拉出去。
方明華也走上台去關心問問尚中敏:“你沒事吧?燙到沒有?”
“沒事,溫的。”
尚中敏抹了一把臉上的米渣,笑著說道。
這小子神經也真粗大,還能笑的出來?
“那你休息還是繼續?”
“繼續!”
尚忠敏也沒下去洗臉,隻是找了點紙抹掉臉上的米湯,也不管頭上還有沾著米渣,繼續自己的演講:
“詩歌,我們要從逃避轉向介入,從書本轉向現實,從模仿轉向創造,從天空轉向大地,從閱讀大師的作品轉向閱讀自己的生命--以血的濃度檢驗詩的純度……..”
“為此,我們要拋棄朦朧詩那種晦澀難懂、主題多變的寫著形式,大力提倡詩詞口語化,也就是口語詩!”
平民意識、口語、淡化.尚忠敏開始大篇幅講解他對口語詩的理解,足足四十分鐘才結束,當他鞠躬坐下的時候,會場上發出了熱烈的掌聲。
教室後麵一個男人靜靜聽著,他沒有跟著鼓掌,但臉上卻露出讚賞的微笑。
他叫韓東,西京財院老師。那首《有關大雁塔》的作者。
聽說西大要舉行一次詩歌理論討論會,就專門趕了過來。
剛才那個叫尚中敏的學生發言真不錯,韓東心裡很佩服。
口語詩也是自己提倡和追求的,但沒有人家考慮的這麼深,甚至成為一種理論。
不知道那個姓方的編輯怎麼會提出針鋒相對的詩歌理念?
韓東心裡隱隱有些期待。
“下麵請《延河》雜誌社副主編方明華同誌講話!”
台下發出熱烈的掌聲。
方明華走到講台上並沒有直接開講長篇大論而是笑著說:“各位老師,同學,我這裡有三首詩,我讀出來和大家一起共勉。”
“第一首是一位前輩寫的,我念給大家聽聽。
於是,抑揚頓挫的語調很深情的念道:
長江大橋分兩層
上麵跑汽車,
下麵跑火車
坐在前排的劉建軍聽完微微笑了。
作為一個快六十歲的老人,在文壇和教育界經過了風風雨雨,他自然知道這首詩是哪位大詩人寫的。
在場的有許多年輕人不知道。
方明麗就是其中一個。
她聽得莫名其妙,這也叫詩?
忍不住低聲問旁邊的宋棠棠:“棠棠姐,你知道這是哪位前輩寫的嗎?”
宋棠棠秀眉微蹙,她好像聽媽媽有一次在吃飯的時候說過這首詩,語氣中充滿譏諷。
鐵骨錚錚的大文豪啊。
“我想起來了!”宋棠棠低聲回答:“明麗,你聽過《天上的街市》這首吧?同一個人寫的。”
“什麼?!”
方明麗驚呆了。
竟然出自同一個之手?!
這.這.
方明麗想再問什麼,但是看到宋棠棠一臉專心聽著哥哥講話,也就忍住了。
教室裡的學生也有聽過這首詩的,知道作者是誰,迅速傳遍開來,頓時教室裡傳遍開來,一片嘩然。
此時的方明華倒也神態平靜,並沒有對此詩作出評價,接著又念出第首詩。
《一個人來到田納西》:
“毫無疑問
我做的餡餅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方明華念完,台下又是一片愕然,一個女生更是忍不住“撲哧”笑出來。
天啦
這也是詩?
繼續…..
方明華乾咳了兩聲,製止會場上的議論,繼續念第三首詩。
《雪天》
我們一起去尿尿
你,尿了一條線,
我,尿了一個坑。
…….
……..
方明華念完這首詩,全場又是嘩然。
這到處是屎尿,粗鄙不堪的玩意竟然也是詩?
坐在前排的尚中敏臉色突然變得難看。
他明白然為啥方明華這個嚴肅的場合竟然念這些口水詩!
原來是針對自己早上提的口語詩體!
他再也忍不住站來大聲說道:“方主編,你曲解我的意思,我提倡的是口語詩絕對不是你念的這些口水詩!”
說到這裡,他乾脆轉過去對著後麵的學生繼續說道:“在一些口語詩中,的確存在過於直白,表現的膚淺、粗俗成了口水詩,就像剛方主編舉得的那些例子。”
“但請注意,這隻是個彆,現在是將來也是,絕對不是口語詩的主流!”
個彆?
方明華笑了笑。
到了後世網上比比皆是!
甚至還有人吹捧,為此沾沾自喜…..
就因為這些,詩及詩人成了人們的笑柄!
但方明華不想和糾纏這個,而是反駁道:
“既然你說剛才那些淺白,粗俗的詩歌並不能代表口語詩,那麼請問,現在一些人寫的過於晦澀,意向的所謂朦朧詩是那就是真正的朦朧詩?!還有,北島老師的那首《回答》,難道你真不理解前麵兩句?”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我敢說再過若乾年以後依舊震人發聵!或許有人不知道北島這個名字,但絕對不會不知道句詩!”
會場一片安靜。
無論是喜歡朦朧詩或者不喜歡朦朧詩,喜歡北島這個人或者不喜歡這個人的。
但都不但不承認這句詩的力量,它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頓了下,方明華緩和了一下語氣繼續說道:
“五四”以來的新詩與傳統之間出現了巨大的斷裂,關鍵是無法把中國古詩中那特有的韻味用新語言表現出來,口語就像白開水一樣,並沒有轉化為真正的白話文。”
“我並非是貶低尚中敏的提倡的非非主義口語詩,朦朧詩的確存在許多問題,現在是到了應該改變的時候。今天我講的題目是:《後朦朧詩時代的詩歌意象》
主體意識的覺醒…..
詩學追求的轉移……
語言本體的狂歡…..
方明華從三個方麵講了後朦朧詩的特征。
“我們必須堅持詩歌本身的韻律美,如果沒有韻律那是散文,也許是甚至就是一段話,但絕對不是詩!
還有,重要的話說三遍詩歌口語化絕對不意味著粗鄙,絕不能下半身寫作!”
“啪啪啪”教室裡響起熱烈的掌聲。
交流結束後,劉建軍對方明華說道:“小方,你今天的發言很有理論深度啊,整理一下是不是要發表?”
“對,就發表在詩歌專號上。”
“方主編,可不可以將我剛才的演講的內容也發表在你們的詩歌專號上?”站在邊上的尚中敏突然冒出一句。
大夥愣了愣,又看著方明華。
方明華微微一笑:“有何不可?兩篇文章同時發!讓世人去評說!”
今天也一萬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