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 《文明的碎片》(2 / 2)

如果這個係列散文發表,不是開創了一個散文流派?

對,人家名字就想好了,文化散文!

等方明華講完,趙暮春說道:“既然這樣,我準備咱們雜誌上臨時開辟了一個專欄,專門刊登你的散文!對了,你這一個係列叫什麼名字?”

“主要是我遊覽天漢、白銀地區所看所感,就叫西北遊記吧。”方明華說出自己的想法。

趙暮春聽了沉思了下,才開口說道:“方主編,我提個意見,根據你剛才所說的內容,基本上都是文化遺跡,自然背景下的人文氣息,人生背景下的滄桑慧悟,不如就叫《文文明的碎片》如何?

哎呦

你這是走餘秋羽的路,將來讓餘秋羽無路可走啊。

“好吧,你按照你的意思辦。”方明華同意了。

“既然是個係列,方主編,你最好再寫個序,簡單介紹下你前去天漢以及白銀的情況。”趙暮春又提醒道。

“好,我想想。”方明華答應了。

很快,一篇序就出新鮮爐:

“我是漢族,我說漢語,我寫漢字,是因為我們有著一個偉大的王朝——漢朝,漢朝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鎮,就是天漢.這裡是漢人老家。

上個月,我和好友陸遙,在《中外紀實文學》雜誌主編徐嶽的陪同下,一塊回了一趟“老家”。

幾千年曆史的變遷,彈指之間,前世今生早已交錯成夢。我們走近它,再做一場重回大漢的美夢吧。

5月份的《延河》雜誌正式發表了方明華的《文明的碎片》係列散文的前兩篇:《覺醒年代》和《東方的哥倫布》。

作為作者,方明華當然想知道讀者對這兩篇散文的評價,白苗也說了,將有關的讀者來信整理好以後叫人送到他家。

不過方明華還沒接到讀者來信,卻接到來自西大劉建軍的電話。

“明華,這兩天抽個空來西大。”

“劉校長,有什麼事嗎?”方明華問道。

“講課啊。”

“我上周不是剛講完嗎?這麼快又要講?”方明華感到奇怪。

從去年秋天到現在,方明華已經將八十年代文壇所流行先鋒類中兩個重要派彆:意識流和魔幻現實主義講完。

按照他的計劃,下一個係列準備講馬原為代表的後現代主義,不過在一個月之後大安排,怎麼這麼急?

“我看了《延河》雜誌上你發表的兩篇散文,非常有意思啊,給同學們講講這類散文的特點以及寫作手法,我也想聽聽!”

啊?這?

“這個講完,這學期你就你不用來上課了。”劉建軍電話裡笑著說道。

嗯,這個建議不錯。

“那好吧,那就定到下周二吧,我要準備準備。”方明華說道。

“行,下周二,下午兩點半,學校大禮堂。”劉建軍說話也是乾脆利落。

怎麼又放到大禮堂?

那不是又成了千人講座?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