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相忘道上(2 / 2)

如此倒也兩全,換著是她,又當如何來解這個局?

蘇容若沉吟,眼風瞟過,遠處是穆那衝擁奴打馬漸行漸遠的背影,窗下夥計們正清理打掃現場,中間的黑馬少年,手持幾根絢麗山雞毛,一副欲離開卻徘徊當地的躊躇模樣。

目光轉回屋角青銅漏沙,鬥中的細沙在不急不緩卻輕柔堅定地流過,如時光綿長悠久,永不回頭的步伐。

王泊之察言觀色,知她去意:“雕蟲小技,倒讓小若見笑了,哪日有空,請你品品在下煮的青梅酒。”

蘇容若理清思路,不願和他太近,也不能駁人麵子,隻好繼續繞彎子:“七公子煮酒,想必一絕。”王泊之挑眉未答,樓梯響起了腳步聲。

夥計帶著一個青衫男子上樓,男子氣息急促,背著藥箱,不用說就是茶樓剛才派人去請的大夫。

大夫先向王泊之行禮:“李義成見過七公子,在下來遲,請恕罪。”待禮節全後,才轉向蘇容若,眼神熱切:“剛聽人說起小郎君救人,小小年齡竟有如此能耐,在下敬服。”

無意招事,卻在第一次出門就引人注目,想來他看中了這個急救法。罷,救命亦是積德,我便把這燙手的東西扔出去。

蘇容若想罷,淡淡一笑:“才給七公子提及,此乃小可在山間見過的法子,情急之下照貓畫虎,不想竟真有效。李大夫若不嫌,我便將此法講出,請你參詳如何使得更為精妙,以便今後醫者,不必如我這般倉惶狼狽。”

此言一出,眾人同時吃驚:在知識技能傳播緩慢的時代,一門技藝可能就是一家人謀生的手段,許多醫者工匠的手藝,皆在家族內隻傳子媳。她這手法,他們前所未見,雖未成體係,但這樣隨便講給彆人聽,亦不尋常。

蘇容若前世混跡商場,慣於以利益得失揣度他人,誤會了彆人的真心讚歎,等她看到眼前驚訝的神情時,話已出口,來不及收回。

王泊之到底見過大世麵,最先反應,整整衣冠向她行禮:“詢先前隻見小若聰慧仁義,實不知還有此等胸懷。若這救命之術能廣傳於世,不知多少人能免去這無妄之災,詢在此代百千受益之人,向小若致謝。”

無意間竟做了回聖人。蘇容若還禮,笑得幾分尷尬:“區區小事,不足掛齒。小可將此法說出,卻有一願,萬望成全。”

見那兩人齊齊點頭,繼續道:“小可鄉野童子,一向自在不受約束,今日得幸與幾位偶遇,望不問查我來去之處,亦不將我名外傳,今後若得見,便是舊友,若無緣相見,則相忘道上。”

王泊之心中微微失落:他出生望族,名滿天下,不知多少人以結交他王氏七郎為榮,眼前童子機巧俊秀,他難得起意,對方卻竭力推辭。

然而,王七郎天性灑脫,亦有一份世家貴公子的傲氣,小小童子的心願,他如何不能成全?自然微笑應承。

眼見協議達成,蘇容若便和李義成約在一月後會麵。她需要時間找個讓自己舒服的地方,那時快到年底,便宜爹娘肯定忙於各種事務,沒時間管她,她可自由地行動。

談笑片刻後,幾人施禮告彆,蘇容若拉著倩娘走下樓梯,出門登車,很快便將茶樓內外發生的一切,拋之腦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