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傷淪落(2 / 2)

“還有。”她沉吟片刻:“我覺得,你也該給靖北王去封信,明裡說我倆的親事,暗裡調和一下他與他皇帝老爹的關係。”

阿諾表情僵直一刻,語意木木地說:“孟子雲,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你也說,不應當孝順皇帝。”

往事如鋒利的刀,一觸碰便錐心刺骨地痛:那個給他肉身生命的男人,毀了他最敬愛的大兄和最親的阿禧全家。

“你個倔頭,不服軟,你的殿下何時出來?”蘇容若伸著懶腰,滑躺在他腿上:“全個禮節而已嘛,我若是他,私下要挾或交易都可,卻不會去敲那紫金大鐘,三五之尊,要臉麵的。”

“靖北王那臭脾氣,”她絮絮叨叨地說:“你跟他時間長了,連性情也幾分相像,今後行事,手段圓融些,少惹麻煩,好不?”

阿諾用手指梳理著她絲綢般滑順的長發,翡翠深綠的眸子輕輕閃耀:“事涉道義和真相,當天下人知。”

“道義?真相?”蘇容若翻身坐起,冷哼一聲:“便為那些在街頭謾罵你的混蛋?那些在龍衛公府前扔石頭和爛菜葉子的愚民?”

眼見對方不答,想了想,清清嗓聲,對他講起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群人,從小就被囚禁在深暗的洞穴,永遠隻能看見牆壁,火光和人影,聽見聲音的回蕩,他們以為,這便是世界的模樣。

後來有一個陰差陽錯地逃出,看見了藍天白雲,星空大海,花草樹木,走獸遊魚,聽到了風吹雨落,鳥鳴蟲吟,以及,歌聲和琴音。

他迫不急待的回去告訴他的同伴,外麵還有寬廣美妙的世界,鼓動他們離開狹隘的洞穴。

“你猜,他的結局是什麼?”蘇容若凝視著阿諾,問。男子早非天真的少年,想了想,道:“眾人定然不信他。”

“是呀,他以欺騙和煽動的罪名,被殺。”蘇容若閉了閉眼,教育世人追求智慧和真相的蘇格拉底,早早地預言了自己的結局。

她一直認為,老頭子是因為對人性的徹底失望,也不願看到他熱愛的雅典走向衰落,才在生機和死亡之間,毫無猶豫地選擇了後者。

阿諾沉默良久,道:“我們都受困於自己的認知,隻有極少的人,會去追尋真相。”

“所以,卿卿,有時候,你不要太正直,有些人,不值當。”蘇容若趁機勸他:“譬如沈相,他若順從一下皇帝,不至落到這個結果,吃苦受罪的,反正不是他。”

男子搖搖頭,道:“你是小娘子,不懂沈相,他曾經說過,不患人知,但求不負自心。”

蘇容若瞧著他淒涼卻堅毅的眼神,知道勸不動他,暗歎口氣,咬上他的耳尖:“呆子,我知你還不行麼?算了,給你唱隻曲兒。”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儘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阿諾聽她盈耳清歌,細細品詞,隻覺得回腸蕩氣,感慨萬千,低歎:“國土危脆,世事無常,一切終究皆化土,你說得對,我們過一日,便歡喜一日。”

日頭慢慢地西下,雲彩漸漸地變得絢麗,佳人在側,琴瑟在禦,天地,莫不靜好。

——————

注:蘇格拉底:西方哲學的奠基者,偉大的教育家,將哲學的研究對象從宇宙轉化到人類,區分了精神和物質,創立辯證法,以邏輯辯論來啟發思想,認識真相,倡導善與智慧的生活,同時以問答,辯論的方式教學。他和佛陀,孔子,耶穌被認為是影響人類最大的聖賢,與其學生柏拉圖和亞裡士多德,並稱希臘三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