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永遇樂(1 / 2)

形態各異的佛像和祥瑞石雕,沿著曲廊幽徑和清泉小池,高低錯落地散開,與鬆柏蒼勁,堆山疊石一道,營造出極為空靈和安詳的氣氛。

“夫人的住所彆具匠心,頗多意趣。”蘇容若打量著秀麗簡約的園林景致,王夫人的眼光卻落在她不施粉黛的臉上:“出落得比去歲更加嬌豔,可有說親?”

庭中晨露尤滴,忘年小友便來府中拜訪,老人心中歡喜,直接問起對方的親事,蘇容若紅著臉,含含糊糊地答:“已訂。”

老夫人道一聲喜,微笑致謝:“我經過一年的調理,精力好了許多,全因你的安排。”

女子的視線戀戀不舍地離開一苑花木,姿美,色妍,味香,老人家可真有品味:“夫人行善積德,心地慈和,本是最好的養身之道。”

下仆送來茶水點心,蘇容若捧起杯盞:“葉嫩湯碧,香氣清鬱,很久未喝到如此好茶。”她這一月多輾轉岷州,連日奔波,首次有空靜下心來品茶。

閒談半晌詩畫茶韻,她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恭恭敬敬地遞給老夫人:“六娘不負所托,此乃恩師所繪。”

信中一副飛龍圖,一張岷州地形圖,王夫人研看半晌,皺起眉頭:“氣韻生動,筆墨滋潤,隻,老身不知先生何意?”

蘇容若搖頭:“我亦參不透,恩師說轉呈沈官人。”老夫人三十多年前離開洛京,自然不知那柄劍的圖騰。

至於糧道,郭驥的手下考查半年,經過阿諾的指點,她前後兩次細查完各個節點才請人繪出,老夫人若能看出門道,便沒有天理了。

不到盞茶功夫,一個青色深衣,白玉頭冠的中年男子來到閣前,帶著沈氏男子特有的清姿華態。

“見過阿娘。”沈誌同行止溫雅地向母親恭聲請安,再向蘇容若招呼,母子倆事先顯然通過氣的。

等看到那副飛龍圖,男子平靜的瞳眸迸出幾星光亮:“盤旋風雲,隻為護衛天下蒼生,聽說靖北王選此標徽,是要謹記先太子之誌。”

眼見平素持重的兒子臉上煥出異彩,老夫人不禁動容:“竟是靖北王的標徽?這地圖繪得一絲不苟,又有何意?”

沈誌同拿過地圖,沉吟半晌:“此乃我岷州地理圖,此處峰巒屏障,是以改道,此地易攻難守,故當隔水建橋。”

恍然撫掌:“先生要我沿節點打通道路。如今青州已亂,諸王蠢蠢欲動,甘南隴右幾道必亂,若我州有此道,便可將本地和中南西南的糧食藥材供應給西北。先生這是隱在深山卻知天下事,好,好眼光。”

轉身向蘇容若長揖:“這一拜,請為下官轉呈先生。”後者也不客氣,隻微笑著還禮:“沈官人客氣。”

他來自沈氏,心中定然向著先太子,隻在利益取舍時,站隊不免猶豫,蘇容若借高人之名一推,他便很容易成為那柄劍的忠實盟友。

雲淡如煙,漏窗外枝葉搖晃,連日光似乎也染上了青翠,蘇容若深深地吸一口氣:這邊的事總算辦好,阿諾那邊,不知如何?

想到此處的人,不由得歸心似箭:“老夫人,我在官道撿到兩個孤兒,不知貴府的愛童院,可否收留?”

“兩個孩子,我府上收得了。”老夫人沉聲回答,臉上神情卻些許暗淡:亂局才開始,已有上萬的流民湧入兒子的治下。

午後,蘇容若走出太守府,登車便瞥見個熟悉的身形立在府門,言語清和:“甘南道車騎將軍主簿蘇子安,拜見沈官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