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8章 大英的遺產(第一更,求訂閱)(2 / 2)

就像現在李毅安在翻看著報告的時候,了解到肯尼亞的局勢後。

他的眉頭皺成了一團,然後說道:

“這麼說這件事情是莫斯科那邊一手策劃的。”

“是的,閣下,根據剛剛投奔過來的鼴鼠提供的情報來看,莫斯科那邊對於這件事兒已經策劃了很長時間,自從埃塞俄比亞倒向莫斯科之後,他們就在埃塞俄比亞設立了訓練營地,訓練包括肯尼亞人在內的遊擊隊。”

賈文濤想了想又補充道:

“現在的埃塞俄比亞已經成為莫斯科向整個非洲擴張的基地,在那裡,有數以萬計的武裝人員。在蘇聯的支持下,他們隨時都有可能進入任何地區,發動起義。”

這就是典型的冷戰期間的擴張——包括莫斯科在內的東方陣營,通過訓練武裝人員提供武器等方麵援助的方式,扶持那些遊擊隊,支持他們進行反殖民統治起義。

在此起彼伏的起義之中,歐洲的那些殖民主義國家不得不先後放棄他們的殖民地——持續不斷的抵抗讓殖民地變成了他們的負資產。

在殖民地上用於彈壓起義的開支遠遠超過他們從殖民地身上所賺取的財富。

殖民統治是講究成本的,當成本過高的時候,那些殖民統治者就會根據利益做出選擇——放棄殖民地。

“那麼現在倫敦那邊是什麼態度?”

“倫敦的態度非常明確,國防大臣的態度就是堅決彈壓不做任何讓步。”

在提到倫敦的態度時賈文濤,想了想又補充道。

“將這一事件和之前一些曝光的那件醜聞聯係在一起的話,基本上可以判定。當初俄國人是想利用醜聞迫使,下台,畢竟,他是倫敦有名的強硬派主張對殖民地實施堅決彈壓的態度。

如果一旦其深陷醜聞甚至因此而辭職的話,那麼,他顯然就不可能再顧及非洲殖民地了。”

賈文濤的分析,讓李毅安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看似沒有任何關聯的事情,實際上是互相關聯在一起的,伴隨著,的因為醜聞而辭職,倫敦的強硬派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

也正是從這個時候起,倫敦那邊對殖民地的態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這一年裡,英國不斷的放棄了他們在東非的殖民地。

看似沒有關聯的事情,實際上是經過精心策劃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環扣一環。

“看來確實有這種可能。”

點頭表示讚同之餘,李毅安問道:

“那麼在你看來,英國人有可能平定發生在東非的叛亂嗎?”

“那就要看英國人願意投入多少力量了。雖然現在倫敦的強硬派仍然擁有很大的影響力,但是閣下,想要平定叛亂,不僅需要大量的軍隊,而且還需要大量的資金。現在的倫敦或許能夠支撐得了一時,但是如果當地的叛亂持續不斷,就這樣持續下去的話,倫敦很有可能會選擇放棄。

畢竟以目前英國的財力來說,他們不可能支撐的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而且從政治上來說,在殖民地的傷亡也會導致政治危機。

即便是保守黨有意保護殖民地,但是也不得不考慮來自工黨的威脅。”

“所以關鍵還是成本。”

點了點頭,李毅安說道。

“如果成本上不劃算的話,他們肯定會放棄殖民地的。”

“是的,閣下,不過從眼前來看,他們肯定會堅決維護其在殖民地的統治。”

是肯定的,和法國當初一下子離開非洲不同,英國在殖民地問題上雖然選擇了放棄,但是他們多少還是搶救了一把,直到無藥可救之後才全麵放棄。

“繼續保持關注吧。”

現在能做的事情並不多,隻能加以關注,等待著進一步的機會。

其實李毅安壓根就不關心英國人能不能守住肯尼亞,帝國遺產的轉移,從來都不是帝國主動給予的,而是被迫放棄的。

如果英國不放棄殖民地,自己又怎麼可能有機會?

但是假如英國一槍不發就放棄,那就意味著接收帝國遺產的時候,肯定要付出更多的代價。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英國先在肯尼亞以及其它的殖民地先流流血,他們流一點,殖民地會流更多的血。

這個世界從來都是如此的殘酷且現實,一頭猛獸倒下的時候,總會有很多禿鷲撲上去,至於誰能夠吃到最肥美的獵物,除了實力之外,更多的機會。

實力……有時候是會被空耗的,就像美國在越南一樣,空耗了幾千億美元,從來都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他們得到了什麼?

隻是無儘的傷痛。

所以,相比於實力,李毅安更傾向於的機會,現在,蘇聯人正在創造他一直以來所期待的機會。

隻有蘇聯的鐵拳砸碎了帝國的餐盤,其它人才有機會的在那個餐盤中掠奪最肥美的食物。

所以,現在,所需要的僅僅隻是觀察,等待著適當的時機,接受帝國遺產。

“是,閣下,”

看著閣下,賈文濤接著彙報道:

“閣下,還有一件事兒,根據我們從鼴鼠那裡得到的情報顯示——俄國人現在已經瞄上了我們的矽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