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1章 教育(第一更,書訂閱)(1 / 2)

在這裡沒有農村!

隻有城市圈和衛星城!

很多旅行者在他們的遊記中如此的描述著這個“沒有鄉村”的地方。

真的沒有鄉村嗎?

是的,沒有!

至少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裡確實沒有農村。但是在種植園與種植園之間卻有一些定居點,他們大都是由過去的墾殖點改造。

這些定居點的規模不一,大的也就隻有幾千人口,這裡的人們往往都是在附近的種植園農場裡工作。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裡就是農村,如果這是農村的話。

此時的小鎮是寂靜的——因為絕大多數人都在附近的種植園裡工作,現在是上班時間,鎮子裡幾乎看不到多少人。

漫步在小鎮的街頭,南希好奇的張望著,然後說道。

“似乎和我在電影裡看到的陣子差不多。”

“確實,這些建築基本上都是按照標準圖紙建設的,以前麵的市民中心和學校為中心……”

李毅安指著前方的兩棟建築說道:

“看那裡就是市民中心和學校。”

在這裡基本上所有的市民中心和學校看起來都沒有任何區彆,他們都是由相同的圖紙建造。

“我好像去過那裡,他們都是用統一的圖紙建造的吧?”

因為之前去過一家市民中心,所以南希看到那座市民中心時,不禁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對,是出於成本上的考慮,采用了統一的圖紙,這也讓這些地方沒有了特色,但是,也正因如此,每個人到了市民中心的時候都會有一種歸屬感,因為所有的市民中心基本上都是一樣的。”

不是基本上,而是全部一樣!除了一些內部的裝飾會有所區彆之外,其他的沒有任何區彆,他們都是按照統一的圖紙來建造的。

學校同樣也是如此。根據學生數量的不同,學校的校舍分成幾個等級,像那小鎮他的學校就是屬於d類,就是最低等級。

這樣的小鎮,要種植園也就是學校了,所以,李毅安一行人就到了這所學校之中。

麵對突然造訪的閣下,校長自然是激動的,以至於說話都有些結巴。

“閣下,現在學生們正在上課,要不然……”

就在校長剛想開口時,李毅安就說道:

“不用打擾學生們上課,嗯,你們的音樂教室在什麼地方?我到那裡去看看吧。”

之所以會提出到音樂教室看看,是因為通常來說,偏遠地區的學校,它的基礎設施落後,就是體現在音樂教室,圖書館之類的硬件上。

雖然在這裡,所有的學校都是根據標準圖紙建造的。體育場,遊泳池,都是必備的。

但是,李毅安還是想要親自看一下。看看那些設施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不是作為一個擺設擺放在那裡。

“啊,這樣……現在第一教室正在上課,我們去第二教室吧。”

很快他們就來到了一間音樂教室,在音樂教室內有鋼琴,吉他,薩克斯風之類的樂器,看到到站台上有一些腳印時,李毅安問道:

“平常孩子們都是在這裡上音樂課嗎?”

“是的,閣下,我們學校雖然偏遠一些,但老師的配置還是非常齊全的,有三名音樂老師,其中兩個人還可以教授美術,唯一名音樂老師可以教授舞蹈……”

校長特意強調到:

“她們都是歐裔,有一名老師是去年從俄國嫁過來的,她之前曾經是基輔交響樂團的成員,自從她到來之後,我們學校已經連續在本地的校際音樂比賽中獲獎。”

從俄國嫁過來的……校長的回答讓李毅安的心裡微微一笑,自從幾年前赫魯曉夫訪問過之後,蘇聯就對這邊單方麵免簽了。

與蘇聯人很難申請到護照出國不同,在這裡申請護照,隻要申請就會獲準,所以,每年冬天都會有不少人到俄國去旅遊。

而旅遊的副產品是什麼呢?

就是愛情!

對於很多俄國人來說,結婚是他們為離開俄國的唯一途徑。所以,些去俄國旅遊的人可以很輕鬆的收獲當地女人的愛情。

而且那些俄國女人普遍都接受過高等教育,畢竟,蘇聯的教育還是非常發達的,尤其是在藝術特長上,基本上所有的俄國女人都會音樂或者舞蹈。

所以在過去的幾年中,學校中出了不少來自俄國的音樂舞蹈體操老師,她們都是嫁到這裡的俄羅斯女人。

“閣下,您看,這是他們獲獎的照片。”

順著校長手指的方向,李毅安走過去看到一張師生們的合影,照片上的金發女郎相貌頗為漂亮。

著照片上的老師,南希忍不住說道。

“嗯,她可真漂亮,不過沒想到在這裡居然會有俄國人。”

“我們歡迎所有人來這裡。”

當然這種歡迎是有條件的,像這樣才貌雙全的女人當然歡迎了。至於那些“黑貴”肯定是要拒之門外的。

“過去這些年我們的經濟以及教育能夠取得長足的進步,和各國移民的湧入有直接關係。”

就在李毅安解釋著的時候,注意到南希的目光落在窗台上,似乎是在觀察著什麼。

“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這裡的牆體真的很厚啊。”

南希有些驚訝的說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