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2章 絆倒一個國家的問題(第二更,求訂閱)(1 / 2)

5月中旬的天氣……

一如既往的沐浴在的陽光之中,雖然現在並不是令人討厭的雨季,但是赤道附近總是多雨的。

一場突如其的大雨在午後落了下來,街道上措手不及的行人隻得在路邊暫時避一避雨。

在官邸辦公室落地長窗外,雨不時的擊打著玻璃窗,厚實的雙層防彈玻璃窗把雨滴聲完全遮擋在外麵。

在室外被雨水籠罩著的時候,室內的幾個人在聚精會神地研究著萬裡之外的另一個國家的農作物。

匆忙結束行程,剛剛返回長安的李毅安的,把他辦公桌上一堆十分清晰的照片聚攏起來,遞給了孫鵬安。孫鵬安站起來接過這些照片放進手提公文包裡。

“好吧,先生們,”他緩慢地說道,

“你們讓我看到了,蘇聯境內一小部分地區的小麥長勢不良;也許這些照片中顯示的小麥隻有幾公頃。那能說明什麼問題呢?”

張哲遠看了一眼孫鵬安,點了點頭。

孫鵬安清了清嗓子說:

“閣下,我已冒昧地設法通過屏幕來顯示從我們的“鷹眼”衛星現在正傳送來的圖像,您願意看一看嗎?”

李毅安點了點頭,看著孫鵬安走到一排電視機旁。在書架下方呈曲線形的西牆內放置著好幾架電視機,這些書架都特意做得很矮,以為電視機讓出地方。通常情況下這一排電視屏幕會用滑門遮住。

孫鵬安打開了最左邊的一台電視機,回到閣下的辦公桌旁。他拿起了其中一隻電話,撥了一個號碼,隻是說了聲:

“開始吧。”

對於“鷹眼”衛星,李毅安是知道的,和狼豪筆合成孔徑雷達不同的是,他采用由蔡司公司提供的直徑1.8米的光學鏡頭。它比先前的其他任何衛星拍的都清楚,衛星上配備最先進的照相機,它的分辨率大概是80厘米左右,“鷹眼”偵察衛星絕對是性能最好的最新式衛星。

雖然它的分辨率是不錯的,但是很費時,主要是因為拍攝過的膠卷盒必須在特定位置從衛星上彈射出來,在保護裝置保護下返回地球上,依助衛星發出的無線電尖峰信號和跟蹤設備將其回收,並在空運到圖像中心實驗室經顯影後放映。整個衛星有十來噸。有四個膠卷倉,可以依次彈回來回收衝洗。

不過,與普通的偵察衛星不同的是,它還有電視信號傳輸,衛星位於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控製的某個地麵跟蹤站直接溝通的飛行弧度內時,就可以進行同步電視傳輸。但當衛星飛越蘇聯上空時,由於地球表麵的弧度阻礙了電視的直接接收,所以觀察者必須等待衛星再次繞過來之後才能收看——其實就是看錄像。

隻不過,這種傳輸並不是數字式,這種由磁帶轉移的信號,會降低分辨率,在利用無線電信傳輸時,分辨率會進一步降低,也正因如此,它的分辨率大概隻有2m左右。

當電視熒光屏顯示出圖像時,孫鵬安把一張蘇聯地圖推開李毅安的辦公桌上,並用食指指著。

“閣下,你現在看到的是由‘鷹眼’2號發送來的,運行軌道在這兒,東北方向,在薩拉托夫和彼爾姆之間,越過烏克蘭的黑沙帶。”

李毅安抬起目光注視著電視熒光屏。大片的土地從上至下慢慢地展現在熒光屏上,其範圍寬約20多公裡。雖然分辨率不僅不太清楚,但是大地看上去光禿禿的,看起來就像秋季收割後的田野。

在廣闊無垠的大平原顯得模糊不清,在向電視機屏幕的左側漂移。接著一條道路出現在圖像之中,在屏幕中間停留了不知多長時間,隨即從電視機熒光屏上消失了。

“速度放慢一些。”

孫鵬安對著電話中命令道。照相機鏡頭下麵的大地掠過的速度減慢了。高空中的“鷹眼”衛星仍在其軌道上以同樣的高度和速度運動著,圖像分析辦公室所屬的實驗室內圖像的寬度和速度卻降下來了。

圖像變得更近,接著出現的圖像是幾百公裡寬的一片麥田。

“固定這個鏡頭。”程鵬安對著電話中說道。圖像慢慢地停止了移動,最後穩住不動了。

“特寫鏡頭。”程鵬安說道。

圖像越來越近,圖像非常模糊,但是仍然可以看得到,那片土地上有大片的空缺。顯然這是因為麥苗或者玉米枯黃萎縮,所導致的。

在那裡不會有人把土地完全閒置的,特殊情況之下,但是現在,是銀幕上的土地就像斑禿一樣,一塊一塊的,畫麵並不是彩色的,但是仍然可以分辨的清楚哪裡是麥苗,哪裡是光禿禿的土地。

“哲遠。”

李安把目光投向了張哲遠,之所以提前結束這場環島之旅,就是因為他的那個電話。

“閣下,自從赫魯曉夫主政以來,蘇聯糧食產量一直節節升高,去年年蘇聯的糧食產量已經達到了1億4000萬噸,遠超過一戰前豐收年份的8000萬噸的產量,而根據蘇聯官方製定的今年糧食產量的指標總共是1.4億噸。現在這個指標可以詳細列為:小麥7000萬噸,大麥3000萬噸,燕麥700萬噸,玉米1300萬噸,裸麥700萬噸,其餘的為稻米和各種豆類作物。大宗作物是小麥和大麥以及玉米。”

他站起身來,繞過辦公桌走到仍然攤著蘇聯地圖的地方。程鵬安關掉了電視機,又回到了他的座位上。

“在蘇聯每年的糧食作物中,大約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糧食,來自這兒的烏克蘭和俄羅斯加盟共和國南部的庫班地區。”

張哲遠繼續說道,一邊指著地圖上的這些地區。

“而且那全是冬小麥。也就是說,是在9、10月份播種的。在11月份初次降雪之前,作物已進入長出嫩枝的階段。積雪蓋住這些嫩苗,保護它們免遭12月和1月份寒霜的侵襲。”

他轉過身走了回來。

“去年12月初,整個烏克蘭和庫班地區出現了一種反常的融雪現象,以前這兩個地區是有過這種現象的,但從來沒有像這樣溫暖。從南麵黑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吹來一陣強大的暖氣流,朝東北方向移動而遍及烏克蘭和庫班,暖氣流持續了一個星期,把上麵一層積雪融化了,大約有6英寸厚。小麥和大麥的幼苗稈都露了出來。10天以後,像是要彌補一下似的,整個地區又出現了同樣反常的氣候類型,受到霜凍的襲擊,氣溫降到零下15度,甚至零下20多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