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全文刊發(2 / 2)

通篇都寫的酣暢淋漓、引人入勝,她一直在好奇,江弦會寫怎樣一個耐人尋味的點睛之筆作為了結,這也是江弦此前寫作的特點,是他一貫的長項。

結果江弦寫了這麼一句這一句俗氣又無傷大雅的俏皮話。

既引人發笑,又發人深省。

“真絕。”王扶忍不住感歎。

一般到了故事最後,作者都要升華上一句兩句,以便讓讀者掩卷沉思,他江弦居然來了這麼一下。

這份把控力,當代文壇青年作家之中,不做第二人想。

總而言之,這部《許三觀賣血記》絕對是難得一見的好。

王扶激動的握起筆,構思審稿意見。

此刻,她再也不會覺得這篇流水賬一樣淺白了。

這哪是流水賬呢?隻有讀過以後,才能從這些文字中砸吧出那種獨特的味道。

在金庸的裡,最厲害的劍俠都是提著一根樹枝,隻用最簡單的無名招式。

江弦這篇文章的寫法也近乎於此,無招勝有招,返璞歸真。

王扶刷刷寫下一行文字:

[江弦不再做敘述上的侵略者,而是聆聽者,在敘述時,他已經取消了自己作者的身份。

他沒有寫,隻是作為旁觀者記述下這個故事。]

憑這篇《許三觀賣血記》的質量,王扶相信,《人民文學》給它一次性刊發的特殊待遇絕對不是問題。

她也意識到這篇一次性全文刊發的重要性,連載會破壞這篇的完整,會降低讀者對其藝術性的評估,浪費閱讀的積極。

“道怡同誌、道怡同誌。”

王扶抱著這一遝稿子去到崔道怡的桌前,他抬起頭看向她,又看看王扶拍在他桌上的稿子。

“這是江弦同誌的那篇?”

王扶點點頭,“我已經看完了。”

“如何?”

“極好。”

王扶頓了頓,又補充道:“江弦顛覆了他此前的全部寫法,這部一旦發行,必然會成為他的又一部名作。”

崔道怡和王扶共事已久,早已知曉這位同誌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看稿子的本事相當了得,判斷也是相當準確,給出的評價往往都是恰當的。

他注意到王扶已經寫了審稿意見,捏著稿子,簡單翻看一眼,評價之高甚至令他咂舌。

“真有這麼好?”崔道怡仍是一陣不可思議。

“絕對的好稿子,我是一定要爭取這篇稿子全文刊發的。”王扶目光中滿是堅毅。

崔道怡皺眉,這麼一篇差不多有二十萬字的,全文刊發,這在《人民文學》是從未有過先例的.

《人民文學》這部“國刊”創刊以來,20萬這個字數第一次完整刊發的長篇是麥家的《風聲》,當時《人民文學》整本刊物上隻刊登了《風聲》這一部懸疑推理諜戰長篇。

然而《風聲》是07年的。

如果《許三觀賣血記》能在《人民文學》上全文刊發。

不管對還是作者,這都將是一份天大的殊榮。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