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塊啊!他得幾年工資加起來才有這麼多?這麼能賺,你小子不納稅誰納稅啊!
翌日,崔道怡眼袋大的跟倪大紅似得。
花了一下午加一晚上,江弦這篇《許三觀賣血記》,他一氣兒讀完。
震撼!
崔道怡完全沒想到,江弦就用這麼簡單的語句,把許三觀這個小人物刻畫的這麼深入人心!
以至於他看的時候,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尤其是看到許三觀“炒菜”的那一段,崔道怡再也沒辦法控製自己的眼淚了。
精神會餐,那是他們那代人抹不掉的記憶。
江弦不光寫出了那段歲月的苦澀,還寫出了那時的溫情。
崔道怡來到單位以後,又重新把這篇稿子整理了一遍。
他算了下許三觀究竟獻了多少次血。
十一次!
第一次是出於盲從,賺了三十五塊錢,憑借這些錢,許三觀娶了“油條西施”許玉蘭。
第二次是十年以後,一樂打傷了鐵匠的兒子,為還醫藥費而賣血,還是三十五塊錢。
第三次是他和林芬芳睡覺,賣血給林芬芳買了肉骨頭,黃豆、綠豆和菊花。
第四次是不忍家人挨餓、第五次是看下鄉的一樂身體虛弱給他錢、第六次是為討好二樂的生產隊長。
第七次一直到第十一次,那是崔道怡看的最揪心的一截。
為了救大兒子一樂,許三觀從林浦一路賣血到上海,三個月連抽五次血,失血過多差點兒就死了。
他幾乎是拿自己的命去換兒子一樂的命,但他一路都沒掉一滴委屈的淚。
一直忍到最後許
三觀才哭了,還哭了兩次。
兩次都不是因為自己。
一次是以為一樂死了,第二次是看到一樂還活著。
十一次賣血,許三觀全都是為了彆人。
結局是他第十二次獻血,這個時候血頭已經不願意要他的血了,許三觀崩潰的哭了。
崔道怡看到這裡忍不住動容。
作為一個男人,他難道會察覺不出,江弦所寫的不正是男人的一生麼?
打掉了門牙往肚子裡咽,默默把自己整個獻給家庭。
許三觀是獻血,他們獻出的是其他東西罷了。
崔道怡把稿紙重新理好,王扶說的一點沒錯,這絕對是一篇好,他們一定不能錯過。
“光老!”
他捧著這一遝稿子,敲開光未然辦公室門,他把自己和王扶大膽的計劃一說,光未然吃了一驚。
“就寫的這麼好?”
“我和王扶同誌的意見很一致,完全刊發,就看您老願不願意開這麼個先河。”
光未然笑了笑。
“你不要來將我的軍,《人民文學》不能是我一個人的一言堂,這篇完全刊發與否,還要編委們討論來決定。”
而就在崔道怡為《許三觀賣血記》奔波之際,江弦也用新解鎖的隨機詞條【烤鴨】+【老字號】完成了一次自主合成。
合成結果是一篇話劇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