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斷章狗(2 / 2)

楊作新的兒子楊岸鄉去偷西紅柿,結果撞到一個首長。

“你過來,伢子!”首長說。

楊岸鄉說:“我認識你,我家牆上掛著你的照片。”

首長把他抱了起來:“我是xxx,你是誰呢?誰家的孩子,這麼淘氣。”

“我叫楊岸鄉。”

“是的,是的,楊岸鄉,一個好聽的名字!”

首長想起什麼,又說:“我認識你的父親。我們是朋友。他是一個優秀的陝北知識分子,陝北才子,可惜他死了,他太脆弱了。”

首長還想說什麼,可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

他決定送楊岸鄉去上學,送這個烈士的遺孤去保育院上學。

“那麼現在,親愛的孩子。”

首長將楊岸鄉放下來,拍拍他的後腦勺,說:

“你從那個去處,去為我摘顆西紅柿來,當然,最好是兩顆,還有一顆,給這位大鼻子叔叔”

“哎呀。”

這寫的行雲流水,現實與想象充分的融合,路遙看的是欲罷不能,見楊岸鄉竟然也見到了首長,還被首長親自送去了保育院。

保育院可都是一些了不起人物的後代,他迫不及待的想看後續,想看楊岸鄉的故事,楊岸鄉所處的,也是一個陝北的新時期,結果一翻.

“上卷完。”

“噝。”

路遙頓覺氣血一陣上湧。

“這就沒了?”

他兩手在大腿上搓了搓,躁動的像一隻野獸。

這不是折磨人?

講完楊作新,到了楊岸鄉這裡,怎麼能就這麼斷了呢?

還有楊作新的冤案,這事兒還沒個結局呢,就這麼潦草過去了?將來究竟還有沒有轉機?

“路遙同誌,還在看稿子啊?”編輯周書琪收好稿子,見路遙仍坐在位子上看稿,回想起今天一天,他好像都沒從座位上離開過。

“是收著好稿子了吧?看的這麼入迷。”

“.”

恍惚那麼一瞬,路遙才回過神,他歎一口氣,“好稿子,絕對的好稿子!”

周書琪一陣奇怪,既然是好稿子,怎麼還歎氣?

“寫什麼的?”

路遙又失神。

莫頓、阿提拉、匈奴士兵、楊乾大、黑大頭、楊作新、黑白氏

還有太多的曆史事件。

陝北這片土地上承載著的一切,都被這部覆蓋。

兩個風流罪人如何留下子女、這支匈奴血脈在陝北的高原上綿延生長、黑大頭與楊作新跌宕起伏的一生.

黑大頭與楊作新無疑是之中濃墨重彩的。

轟轟烈烈,傳奇又帶有武俠的氣概和氛圍。

尤其是書生楊作新,不僅是一介儒生,雖戴眼鏡,著長衫,但是關鍵時刻仍有匈奴血脈的那種豪氣。

他隻身在突圍中換下黑大頭的腦袋,又為了自己的氣節與信仰一頭撞死,惹得路遙眼眶為之一熱。

總而言之,這太宏大了!

一件事又一件事,一代又一代,展現史詩般開闊壯麗,有種蒼茫之感,仿佛這書中的主人公和故事沒有時間,那麼遙遠。

“最後一個匈奴?”路遙還在想著說辭,周書琪已經側頭看了過來。

“你拿回去讀讀。”

路遙說,“這絕對不辜負你的期望。”

“有這麼好?”

周書琪把稿子拿走。

翌日,他捧著稿子急不可耐的找到路遙,如求偶的鬣狗一樣急切。

“下卷呢?”

“什麼下卷?”

“最後一個匈奴的下卷。”

周書琪神色痛苦。

這特麼是個斷章狗啊!

他從莫頓看到楊岸鄉,看的又爽又震撼,結果沒了?

這感覺就像是好不容易到了山頂,忽的截然而止,從山上跌落,那叫一個失落和悵然。

太難受了!

“我這兒也沒下卷。”路遙無奈說,“作者就隻寫了上卷。”

“那下卷他還會寫麼?”

“不知道,我正準備寫信問他。”

“催他,一定要催他!”

周書琪說,“作者叫什麼?是新人麼?應該是咱們陝西的本地人吧。”

在周書琪看來,裡麵融入了大量陝西本地的風土民俗,通過想象為這些本土的文化賦予了魔幻的色彩。

能夠做到這一點,一定是對他們陝北這片土地非常熟悉的當地人。

“他不是新人,也不是咱們陝西的。”

路遙臉色奇怪的告訴周書琪,“他是京城人。”

“京城人?”

周書琪嚇了一跳,“那他是來咱們這兒插過隊?”

“沒有。”

路遙搖了搖頭,繼續以一種奇怪的表情道:“他就是過來咱們陝西這塊兒生活了一段時間,回去就把這寫出來了,前後一共,不到半年吧。”

“這怎麼可能?”

周書琪一臉震撼。

《最後一個匈奴》這篇,他沒有數過確切的數字,不過憑借多年的編輯經驗,這個稿子的厚度大概是20萬字的模樣。

按照路遙的說法,這個作家就是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經曆了從產生寫作想法到稿子完成。

而且他還是個京城人,是在這半年裡才經曆了在陝北的生活。

“這作者是?”

“江弦。”

這兩個字從路遙口中說出,周書琪那已經長得快夠塞個西紅柿的嘴又重新合住。

如果是江弦的話,那一切都變得合理起來了。

嗯,他的確有這樣的能力,而當今文壇有這樣能力的作家,除了他好像也沒有彆人。

倆人正說著,忽有一名編輯進到辦公室裡,神色精彩,大聲嚷嚷。

“同誌們,大事兒!”

“天大的事兒!”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