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下爆發出一陣驚呼。
海因萊因講完,台下的學生們開始提問,因為是科幻的範疇,所以問題都比較天馬行空,還問到了時空穿越上麵。
在時空穿越的話題上,海因萊因給學生們講了外祖母悖論。
“外祖母悖論?什麼意思?”達妮卡不明所以。
“如果你回到過去殺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那麼未來誰將成為你的母親?這樣又是誰殺死了你的外祖母?這些問題在邏輯上無法自洽,所以叫外祖母悖論。”江弦給她解釋說。
“江,你懂得不少嘛。”達妮卡一陣奇異。
“懂一點科幻的對這些都很了解。”
江弦笑嗬嗬的看一眼亞當,“亞當肯定對這方麵懂得更多。”
“啊?哈哈。”亞當忽然被捧這麼一下,還頗感不適,尷尬的撓撓頭,“我也是前不久了解到的,我前不久剛寫了一篇未來主義。”
“是麼?”
達妮卡驚奇的看向亞當,“講什麼的?”
“和時空穿越相關,投給了《模擬科幻與現實》,他們舉辦了一場征文比賽,一等獎有足足三萬美金!”
“什麼?什麼?”
江弦一下子來了興致,“什麼三萬美金?我是說什麼征文比賽?”
“《模擬科幻與現實》,你不知道嗎?”亞當反問一句,“老天,這可是美國最有名的科幻雜誌之一了。”
“我又不是美國人。”江弦聳聳肩膀。
亞當便給他介紹了一下《模擬科幻與現實》這本雜誌。
這雜誌在過去叫《驚異故事》,在過去培養了一大批的科幻作家,很多科幻巨匠就是在這本雜誌上投稿並出名的,包括台上的海因萊因。
可惜在50年代後期,不少雜誌都消失了,圖書市場也不斷萎縮,加上蘇俄的人造衛星上了天,科幻一下子被現實超越了過去。
與此同時,那些科幻巨匠的創作也到了平緩期,海因萊因作品開始大量表達對社會和政治的觀點,阿西莫夫則是去寫科普文章,《驚異故事》這本雜誌挑選的口味漸漸跟不上時代,走向黃昏,改了名字,成了《模擬科幻與現實》。
從70年代開始,科幻迸發出一場新的潮流,大量科幻雜誌開始崛起。
這次的征文比賽,算是《模擬科幻與現實》這本雜誌補充雜誌質量,填充新鮮血液的一個手段,也是這會大部分的科幻雜誌都在做的事情。
江弦對這次征文很感興趣,報告會結束以後,他又問了亞當一些細節才和他告辭。
“江,你要寫科幻?”達妮卡好奇的打聽,“彆浪費時間了,你剛才也聽海因萊因講了,他曾是一名工程師,所以對科學前沿非常了解,這是他創作的基礎。”
“我倒沒覺得這是不能寫的範疇,難道一定是科學家才能寫的出科幻?沒錯,這些東西我確實不懂,但我可以去了解。”
“你真執拗。”達妮卡翻個白眼。
江弦輕笑一聲,“達妮卡,科幻不是為科學家寫的,就像鬼怪不是為鬼怪寫的一樣。”
“你們中國人好像總是信心十足。”
不遠處。
剛結束報告會的海因萊因下著樓梯,想著明天在愛荷華大學報告的事情,他可不是來講這麼一場就走,還要在愛荷華留相當一陣。
這時候,耳邊傳來男人和女人的交談。
“.
科幻不是為科學家寫的,就像鬼怪不是為鬼怪寫的一樣。
”
海因萊因側過頭,向著樓梯下方看去,瞥見一張年輕的中國麵孔。
“有點意思。”他沉吟一句。
回去的路上江弦還是乘坐校車。
達妮卡和江弦坐在一起,她是個話癆,抱怨著西德的那幾名作家。
江弦則心不在焉,望著車窗外渾圓的落日,思考著征文比賽。
這比賽他當然是不能錯過的,單說一等獎的三萬塊獎金,這就足夠誘惑他寫一篇科幻了。
那可是三萬美元的獎金!
他在國內寫的加起來也沒賺過這麼多稿費啊!
但是寫什麼呢?
要說科幻,江弦最熟悉的就是《三體》,但是《三體》的故事明顯超出當下的時代。
思考著海因萊因講的未來主義。
“未來社會.”
江弦腦中靈光一閃,馬上想到一本暢銷級彆的科幻。
於是馬上動用存了好幾個月的自主合成次數。
在腦海中開始嘗試。
在輸入【真人秀】和【幸存者】這兩個靈感時,腦海中一聲脆響。
“合成成功!”
搞定了!
他心中大定。
以這篇的水準,去角逐《模擬科幻與現實》這本雜誌舉辦的征文比賽,江弦覺得一等獎完全唾手可得。
要知道,他合成的這篇,當年可是曾經獲選過《紐約時報》的最佳讀物。
後來改編成電影以後,電影預售時預售票房超過《暮光之城》,開畫首日票房超過《黑暗騎士》,連破多項記錄,最後在全球狂攬七億美元票房。
“江!”
剛回到家,江弦就看到客廳裡坐著的漢密爾頓。
漢密爾頓一見到他,就興奮的站起來,朝他走來,“你的我看過了,那篇《漂流者》確實很了不起,你的才華的確驚人。”
《漂流者》這篇所流露出的文學才華是漢密爾頓生平罕見的。
這讓他想起斯蒂芬.金。
可惜如今斯蒂芬.金的才華是被經紀人控製的。
美國作家們的寫作都被這種經紀人機製毀了。
這是漢密爾頓非常氣憤的一件事情。
這些經紀人會管束著作者的情節走向,細化到哪一頁要出現一個高潮,抖一個包袱,轉折點、笑點、淚點都要規劃好。
搞得故事很“套路”。
“嗨,漢密爾頓。”
江弦熱情的和他打個招呼。
“看樣子,這次我們能好好談一談版稅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