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張紙條。】
【在“中央禮品文物管理中心”,它緊挨著那一份開國大典彩色影像資料。】
【它是開國大典第二天,老大哥外交部發給我國二號領袖的電報。】
【它的內容大意是:由於力求與龍國人民建立真正友好、始終不渝的關係的意願,並確信龍國政府是華夏人民意誌的代表者,特通知閣下:老大哥政府決定建立老大哥與龍國之間的外交關係,並互派大使。】
【老大哥也由此成為了第一個與龍國建交的國家。】
【這份禮物價值並不昂貴,卻意義深遠。】
【三、鷹醬國國旗與幾塊黑灰色碎片。】
【這個藏品看起來很低調,但其實這塊巴掌大的國旗和小球中的數塊碎片。】
【為何說這麼小的禮物是一份厚禮呢?】
【基新格秘密訪華是在1971年7月9日,這個年代可以說是美蘇爭霸如火如荼的關鍵時刻,雙方為了爭奪第一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
【老大哥宇航員加加林成為了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而鷹醬國為了超越就要第一個登上月球。】
【而基新格送給一號領袖的這份國禮,這麵小小的鷹醬國旗就是曾經邀遊在太空的旗幟之一,小球內的幾塊黑灰色碎片則是鷹醬國宇航員從月球采集下來的月球岩石樣本。】
【四、瓷塑天鵝。】
【1972年2月,鷹醬國總統尼克淞訪華,被稱為破冰之旅,是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
【這一套瓷塑天鵝,就是尼克淞訪華時送的國禮。】
【這套天鵝造型非常精致、優美,一共隻有兩套。】
【前一套留在鷹醬國,到處展覽並受到熱烈追捧,後一套送給龍國。】
【五、勞力士金表。】
【瑞仕是首批與我國建交的歐洲國家,這是1968年瑞仕送給一號領袖的國禮。】
【值得一提的是,表麵上顯示星期用的是漢字,因此這塊於表是非常珍貴的定製款。】
彈幕:
——“誰能想到一張紙條能這麼值錢啊!曆史性的一張紙”
——“老大哥直接建交送祝福,這波穩了”
——“從太空到月球,這國禮送得是越來越上天了23333”
——“勞力士這波文化研究到位了”
——“國禮界逐漸卷起來了,看看誰送得更離譜”
……
大唐位麵。
李世民端坐在禦案前,看著天幕中展示的一件件國禮,眼中閃爍著智者的光芒。
“魏征,你看這些國禮,表麵上是禮物,實則暗藏玄機啊。”
“老大哥送張紙條,卻是第一個建交,這不正如當年突厥稱臣,實則是在爭奪先機?”
魏征撫須沉思:“陛下明鑒。鷹醬國的月球碎片與太空國旗,倒讓臣想起了吐蕃進獻的金城公主,看似是聯姻和親,其實是在炫耀國力。”
“這瓷塑天鵝倒是有趣,隻造兩套,一套留己一套贈人。”
李世民輕輕搖頭。
房玄齡在一旁補充:“瑞仕的金表倒是用了心思,連漢字都刻上去了。”
“不過比起陛下創辦四夷館、廣納天下文化的胸襟,這些國家的眼界還是差了些。”
“誠如房卿所
言。不過這些國家倒是都懂得因地製宜,投其所好。”
李世民眼中露出讚許。
“就像我大唐廣開關市,四方商旅絡繹不絕,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巧妙。”
“這些國禮,不過是新時代的朝貢罷了。”
李世民忽然笑了:“隻不過這次是平等的互贈,倒比我大唐時期更顯得真誠了幾分。”
“陛下說得是。這些國家雖各懷心思,但這份心意倒是真的。”
魏征深以為然:“特彆是那塊月球碎片,竟能將天外之物作為國禮,這份誠意確實非同一般。”
“天下大同,遠交近攻,這些道理千年不變啊。”
李世民感歎著,目光依然停留在那些獨特的國禮之上。
……
大漢位麵。
漢武帝劉徹看著天幕中展現的奇特物件,尤其是那塊能報時的金表,不禁來了興致。
“東方朔,你說我大漢的工匠可能造出這般精巧的物件嗎?看這表盤走動,竟能知曉時辰,比我們的漏刻方便多了。”
“陛下,此物確實精妙。不過依臣之見,我大漢匠人若有圖樣,定能仿製。隻是這裡麵的齒輪構造,怕是比織錦機還要複雜。”
東方朔摸著下巴打量著天幕。
“張騫出使西域時也帶回不少奇物,但這等精巧之物還未見過。”
劉徹若有所思:“瑞仕國竟然還知道用漢字來討好,倒是有幾分眼力見。”
東方朔忍不住打趣:“陛下,您若真想要,不如讓少府署的工匠們研究研究。說不定再過些時日,後宮的娘娘們人手一隻也未可知。”
“你倒會打趣。不過這塊表確實新奇,比那月球碎片還要有意思。”
劉徹流露出向往之色。
“若能造出這樣的物件,豈不比那區區和氏璧更顯神通?”
司馬相如在一旁補充:“這些國家的禮物各有巧思,那老大哥雖隻送張紙條,卻是頭一個表態。當年陛下派使者出使西域,也是要爭個先機。”
“說起來這些國家送禮也真是費儘心思。”
劉徹感慨道:“朕開創絲路,各國進貢的奇珍異寶何其多也,卻不及這小小金表來得精巧。”
“看來這後世的匠人技藝,當真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東方朔輕歎:“不知再過千年,又會有什麼稀奇古怪的物件問世。”
……
古人們看著天幕,紛紛議論這些來自異域的奇特禮物。
這些禮物雖不及朝廷每年收到的貢品數量多,但卻各有玄機。
“這哪是什麼貴重禮物,一張薄薄紙條也敢拿來當國禮?”
“你懂什麼,這紙條的意義可比千斤黃金還重要。”
看著那塊來自月宮的石頭,不少人心中暗自感歎,這世上竟真有人能夠飛到天上去。
想來嫦娥奔月不過是個傳說,如今卻真有人能將月亮上的東西帶回來。
這些異域人的本事,著實令人驚歎。
“瞧瞧那金表,連時辰都不用靠更夫敲梆子了。”
“就是不知道這物件到底是何等機關,竟能自行走動。”
“這些番邦倒是懂得討好之道,連表麵的字都用上了咱們的文字。”
“可不是麼,這比當年那些胡商獻上的珠寶玉器,不知高明了多少倍。”
“這禮物送得,比咱們的官場還要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