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體壇周報》說白葉的身體對抗差,甚至害怕對抗,這一段視頻看下來,我不僅僅沒有看到白葉害怕對抗,怎麼感覺他還想要對抗呢?!”
“牛逼啊,我感覺白葉是沒有那些西班牙媒體說的那麼厲害,但是不得不說,這天賦絕對可以,傳球明顯比其他人要高一檔,關鍵是有血性!拚搶非常積極,刀山球都直接往上衝,我看著都害怕,生怕他受傷。”
“從這個視頻來看,白葉前途一片光明,至於要說特彆高,我覺得還是沒有董方卓厲害。能夠進曼聯的球員,還是和暫時馬競一線隊都踢不上的球員不一樣。”
“踢的位置都不一樣,有啥好比的。”
“羨慕樓主,能夠在現場看球。”
“白葉天賦很強,肉眼可見好不好,人家才十八歲,有這個實力已經非常厲害。我很看好白葉的未來,也沒有覺得西班牙媒體說的有問題,他按照目前的進步速度下去,稱為‘馬德裡的未來’一點沒有問題。”
足球網論壇的帖子,以及評論,白建國一條一條的全部看完,他的內心被自豪所充盈著。
他多想去回複一條,白葉是他孩子。
但是這種少年氣的做法,他想想還是算了。
人到中年,越是年少時那些得不到的,遺憾的事情,就翻湧而上,令人生出無限遐想,不管是那些夭折的夢想,破碎的情愛,失敗的事業......或許有人隨著時間放下了,當更多人則是越陷越深,特彆是現實各種雞毛蒜皮的事情堆積起來。
白建國對於足球就是如此。
他時常在想,若不是在那個普普通通友誼賽裡的被斷腿,他的人生是否將會不同。
雖然無法繼續職業生涯,但他後續的工作全部都和足球有關,直到前些年某些足協大佬的鋃鐺入獄,讓他看到了足球巨大利益裡的巨大風險,他申請調任到現在的體育清水衙門。人在其中,不是想避免就能避免的,還是遠離比較好。
所以白葉從小跟著他耳濡目染,選擇了走向職業足球的道路,但是因為白建國曾經對自己職業生涯的潰敗、反思,他將一切壓力轉嫁到了白葉身上。
這也是導致父子倆不和的主要原因。
當白葉離開上海,前往馬德裡,便真的是如魚入大海。
白葉在馬德裡遭遇的一切挫折,白建國都看在眼裡,他知道,白葉的職業足球天賦所限,也就這樣了。
所以他違背了他當初離開有關足球部門的初衷,他自己主動卷入其中的漩渦,想要為白葉在國內開辟一條職業之路。
但白葉不願意。
且,白葉在西班牙踢出來了。
現在在單位裡,一些看球的同事,沒事就奉承一句,白主任,這是您孩子啊,真有出息。
白建國一遍一遍的看著足球網上白葉的集錦和視頻,內心澎湃洶湧,或許他以前錯了,他就應該讓孩子自己去打拚。
父母都希望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可是他們又怎麼知道孩子在想些什麼呢。
放手,才是最好的選擇。
孩子也有孩子的人生,父母不能指望把自己的一生轉嫁到孩子身上。白建國最近領悟到一句話,想要和孩子親切相處,最重要的一點是,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自己的附屬品。
“你又在看這些,你都看多少遍了,還看不夠啊?”
劉曉藍走進書房,看到白建國一直盯著電腦,書桌上也擺放著一期《體壇周報》,翻開的雜誌上赫然寫著《或許我們即將見證一個未來傳奇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