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柔》全本免費閱讀
趙明枝摸那信封甚薄,抽出一看,頭一頁上並無題標,隻有貨鋪、處址並某某掌櫃姓名,排列得十分整齊,粗粗一數,足有十餘個。
她本就記性不錯,在城中粗逛一日,又兼詢問,有心留意之下,此時見了那紙上鋪名,隻覺其中不少頗為眼熟,都是日間於路邊曾經見過的糧雜鋪名,規模不算很大,卻也不小。
糧鋪之後,第二張紙上格式也是一般,類彆卻為布莊並絲綢鋪子,另有幾個商茶行名。
世道未亂時,布、絹、茶都能用於置換糧穀,謂之博糴,此時災難四起,民間更是錢輕貨重,百姓願囤物不願囤錢,乃至市易時也更傾向以物易物。
一為物價難穩,日日新高,二為朝廷朝夕不保,唯恐一覺醒來,從前銅錢再不能用。
有這許多鋪子作為後盾,貨物在手,不管用作什麼角色,對於恰才還京,尚難穩住城中形勢的京都府衙來說,無疑是個極大助力。
至於第三張紙,則是酸棗、祥符、白馬幾縣中不同私庫所存糧種數量,少者百斛,多者直有千斛至於數千斛的,種類各不相同。
等翻到最後幾頁,卻是銀票。
其一由京都府衙交子務印發,總共三份,足額二百六十萬餘貫;其二發自恒通、平通、和通、亨順四處票號,總共四份,總額三百八十萬餘貫,兩頭合計六百四十一萬貫。
年前狄人在京中燒殺擄掠,搶走金銀無數,京中泰半私營票號無法兌付,無數人血本無歸,便是官營的交子務也隻能艱難運營,每日隻得限額兌現,此外還有四間財力雄厚行會能靠其餘州縣產業作為支撐,便是以上三通一亨了。
方才呂賢章前來奏報,此時京中幾樣急且要害事,一為糧價,二為物資,三為治安並流民,四為春耕,五為城防,六為朝廷信用法度,一應等等,俱是關乎生存大事,府中短期難以應付,卻不能稍待半分,正竭力設法解決。
趙明枝捏著那銀票並其餘單子,心知有了這些東西,雖不能治本,但若應用得當,已然能解燃眉之急,至於後續如何,便要看京都府衙本事了。
她對燈看了又看,明明薄薄一疊,捧在手裡卻是沉甸甸的,竟難拿捏。
然則此時此境,心下再做躊躇,也不容去做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