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府十七娘的閨房。
吳氏與十七娘二人對坐。
但見吳氏捧出匣子時,十七娘不由遲疑地看向吳氏。
“十七,你打開看看。”
十七娘依言打開玉匣,從中取出玉簪來。
吳氏問道:“喜歡麼?”
十七娘笑道:“姐姐送得,自是喜歡,牡丹玉簪,早想有一支了,還偏巧成了一對。”
吳氏笑道:“是啊倒是巧了,不過若此對玉簪不是我送的呢?”
十七娘一愣低頭視簪,雙頰不由一紅,感覺如同火燒一般。片刻後十七娘望向窗外道:“姐姐,日子過得好快,汴京要下雪了。”
吳氏笑了笑,附和地道:“是啊,下了雪就是除夕,除夕後就是春試,然後你也長了一歲。”
尋吳氏目光又落到玉簪問道:“喜歡麼?”
十七娘視簪良久,也不說喜歡不喜歡而是道:“何以結相於?金薄畫搔頭。”
吳氏知此典故出自《西京雜記》,說的是漢武帝喜歡李夫人,有一日取下了李夫人的發簪搔頭。
此話好似沒答又答了。
十七娘捧著玉簪看著匣子,然後道:“這玉匣與玉簪不是一套吧。”
吳氏道:“是的,這玉匣是我給你配的。”
十七娘問道:“那原先的匣子呢?”
吳氏笑著問道:“怎麼怕買櫝還珠?”
十七娘微微一笑道:“櫝也要,簪也要。”
吳氏故作驚奇問道:“哦?難道木匣比玉匣值錢否?”
十七娘道:“姐姐,這玉五行屬木,自是玉簪配木匣,哪有配玉匣的道理,此如同屋上添屋。姐姐不知此理麼?”
吳氏笑道:“姐姐自是知此理,其實這玉匣是給你裝出嫁的珠寶的。木匣自當還之。”
十七娘臉上露出笑意道:“姐姐,這可拿不準了,也不知我能幾時能出嫁?”
“你也不說在家多陪父母幾年,一心想出嫁不成麼?”吳氏打趣地笑道,“我看啊,這明年或許成。”
“明年?”
吳氏笑道:“如此叫大登科後小登科啊。”
十七娘垂首道:“姐姐的話,我聽不懂。不過這玉簪很貴吧!”
吳氏道:“我看過少說值得百貫。”
吳氏見十七娘聽後,神情有些恍惚。
有時千言無語不如一支玉簪。
吳氏,十七娘都不會問章越從哪來得錢,隻看背後的一番心意。
吳氏看自己妹妹捧簪在胸,甜甜蜜蜜的樣子,不由羨慕不已。
不是說一支玉簪值多少錢?
她最清楚自家妹妹的性子,若喜歡的,哪怕一支木簪也是足矣,若不喜歡的,哪怕金山銀山放在眼前也不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