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誌明可是港漫行業的老人,中學二年級就輟學,中途當過電子廠的工人。
後來,加入了上官小威的《喜報》,當時,上官小寶和上官小威還未分家。
不過,隨著《喜報》經營不善後,上管小威創立了《金漫畫》,麻榮成、解誌榮等人相繼投奔,但不久後,《金漫畫》由於經營不善破產倒閉。
接下來,又是合夥搞《青報》,《青報》被收購後,老豐跟《青報》新老板不和,所以辭職了。
接下來,就是又是回到上管小寶旗下,其實神火出版社也是慘淡經營,旗下原本的漫畫報紙《連環圖日報》,成為拖累公司業績的主要原因。
原本曆史上,上管小寶也撐不住,不得不帶著大隊人麻投奔比較穩定的玉郎國際。
事實上,以上的漫畫報刊和雜誌,失敗的絕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為缺乏資金和長期的投資韌性。短期內沒有賺到利潤,就因為投資人不再提供資金,而無以為繼。
而失敗是成功之母,在做失敗了一堆的報紙和雜誌之後,豐誌明倒是總結了無數經驗教訓――首先要有錢!
有錢就能耐心,更能堅持把平台辦好。不至於,短短幾個月內,就因為沒賺到錢而宣布停刊!
那麼短的時間,除非是幸運女神她老公,否則,怎麼可能那麼輕易的做出什麼成績?
上管小寶讓其把質量可以的部分挑出來,簡單的翻看了之後,笑道:
“這些投稿,還不如劉老板定製的作品!”
“劉老板才華橫溢,隨便拿幾個漫畫出來,整個江湖都不是對手。”
豐誌明感慨地說道:
“如果老板能夠想出幾百個點子,那麼,彆說是稱霸香江漫畫界了,就是靠著老板的創意,進攻東瀛漫畫市場,也未必沒可能!”
上管小寶笑著說道:
“彆做夢了,老板要是都這麼辛苦,那誰還會當老板啊?”
當然了,論創意和點子,整個神火出版社都服劉森!
所有人都相信,如果劉森真的願意以文章賺錢,那麼必然是金庸第二。甚至,有可能在文字賺錢方麵,比金庸還厲害。
但是大家都知道,整個香江的出版界捆在一起,利潤也未必能達到劉家兄弟的電子公司那種程度。所以,劉森的那些頭腦中想出的點子,多半優先用在遊戲方麵,而不是用於出版市場。
接下來,神火出版社不斷的按照投稿者的聯係方式,逐一取得了聯係。短篇投稿的稿費,隨著回信送寄過去。
但長篇漫畫的投稿,卻是由編輯登門拜訪。由編輯上門去確認,其是否真的有長期穩定連載的能力,才決定是否錄用。而一旦錄用,則要簽署長期的連載合約。
簡單說,雜誌對於長篇連載的漫畫家的約束性更強,給與的待遇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