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需要在蕭條時期,能夠借到錢,然後,不斷的抄底。通過杠杆放大財富增長的倍數,即可輕易的剪羊毛。
比如,82年~84年,港府跪求地產商買地,可是即使連連降價都賣不出去。
因為,有錢的地產商,在81年地產泡沫巔峰時期已經舉債加碼陷進去了,即使香江最大的地產商――置地公司也成了“債王”,欠債多達150億元,因為巨虧幾十億而焦頭爛額。
各大地產商,根本就有心無力,沒錢也沒膽子買地。
82~84年,地價跌到每平米都不到5000塊。而未來香江土地拍賣會上地王的價格,達到每平米五六十萬元港元!
這幾年沒膽子或者沒能力拿地的地產商,要是知道未來香江地王的價格,豈不是後悔的吐血?
1981年10月1日,深鎮。從河蘭到華夏的貨船,將首批5萬個激光頭組件,運到了深鎮簡陋的港口。
雖然,這批組件甚至連一個集裝箱都裝不滿,但誰也不能忽視其驚人的價值!
每個激光頭300美元,5萬個就是一千五百萬美元。光是小小一個集裝箱,價值就高昂到這般地步,以至於港口卸貨時,有關部門甚至派遣了J車進行護送。
在集裝箱裝上了卡車,運到了工廠之後,新顯電子廠收到了關鍵的核心零部件後,就開始有條不紊的加速提升產能了。
利用廉價的勞動力,在基本上看不到多少先進機器的環境下進行組織生產。這本來就是GGKF初期內地南方的工廠主要的生產模式。
實際上,不僅僅是內地是這麼組織生產的,香江、呆灣的工廠目前組織生產的方式,也是以這種作坊式的方式為主。
這個年代,呆灣的鴻海(富士康)的條件,甚至還不如新顯電子。
但隨著時間發展,這種勞動密集型的生產線,隻要企業經營者稍微重視一下技術升級,遲早是會轉化為科技含量越來越高的先進生產線。
在零件運到工廠後,華夏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已經信心滿滿的開始組裝人員進行擴大生產。
並且,新顯電子公司深鎮工廠,拍胸脯保證,CD唱片機近期就能夠上市,他們能夠保證每月三萬台以上的產能――隻要激光頭組件的供應充足。
來自河蘭的技術人員謝克.F利浦堅持說道:
“你們不可能做到!我是指每天生產1000台,或許,你們的一部分工人,可以用螺絲刀組裝CD唱片機,但真正實現量產,隻能等到流水線設備抵達華夏之後才有可能實現。”
一個華夏的工程師提出打賭:
“以一個月工資作為賭注,如果我們能做到每天1000台以上的工業化量產,我贏,你輸。反之,你贏!”
謝克.F利浦有點遲疑地說道:
“這不公平,你一個月的工資隻能抵得上我1天的工資。”
華夏的技術人員刺激他:
“敢不敢賭?你還是不是男人?一個月的薪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