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布會結束不久後,ICD唱片機已經率先在香江發售。
雖然,它的價錢很貴,相當於磁帶收錄機的兩三倍價錢,但香江是一座五百萬人口的城市,整個城市的人均收入在亞洲僅次於東瀛。
500萬人口的城市,肯定會有一大批音樂發燒友。
對很多發燒友而言2498元的售價,也不算天文數字。畢竟,比唱片機燒錢的東西,在音樂行業太多了。
ICD在香江首發,一周以內銷量突破3000台,這個銷量跟維創電子的掌機是沒法比的。
就是跟傳統的黑膠唱片機和音樂磁帶收錄機等等產品相比,ICD唱片機的銷售量,也隻能說非常小眾。
但是F利浦公司已經非常滿意了,畢竟,在CD唱片機價格不占據優勢的情況下,初期能夠有消費者買賬就說明它的成功。
更何況,ICD唱片機的購買者也體現出了發燒友的本色,配合CD唱片機新出的音樂CD光盤一共有15種,而平均每個購買CD唱片機的用戶短期內人均購買10張CD唱片。
而這些唱片大部分是寶麗金公司的一些經典老歌版權製作成的唱片,並沒有認真打造一份全新的CD唱片。
唯一的一張新唱片,是維創電子公司委托寶麗金製作的《明月幾時有》單曲專輯,這首單曲CD定價58港元,應該算是比較貴的價格。
但卻因為天籟之音,在香江地區銷售破2700張。也就是說,十個ICD唱片機的購買者,有九個同時購買了《明月幾時有》的單曲唱片。
《明月幾時有》的歌手名字,劉森也隨手報上原歌手的名字“黃菲”。
以至於,很多的音樂愛好者,紛紛打聽:“那個唱《明月幾時有》的黃菲是誰?是不是你們維創電子公司準備進軍音樂市場,專門簽的歌手?”
維創電子公司的員工對於這個歌手也是莫名其妙,卻統一口徑表示:
“黃菲小姐是非專業歌手,唱歌僅是她的興趣愛好,為了不影響日常生活,她不願意曝光。你們覺得雞蛋好吃,又何必關心母雞是具體哪一隻呢?”
這個解釋,並沒有讓讓很多音樂愛好者滿意。
此後,娛樂圈多了一個不解之謎之一“黃菲是誰,為什麼歌曲那麼紅,卻不願意露麵?”
直到80年代末,一次音樂選秀節目中,一名叫做黃靖雯的歌手,翻唱神秘藝人黃菲的歌曲,居然唱出了幾乎完全相同的效果。
當然了,後來名叫黃靖雯的歌手,被包裝成了小黃菲。
儘管,她的歌喉跟那個當初從未露出真容的黃菲幾乎沒有區彆,但卻隻能成為那名傳說中藝人的影子,其演藝生涯,隻有翻唱80年代的神秘藝人黃菲的歌曲,才能獲得市場買賬。
由於,一直是翻唱,所以她總是沒能成為一線的音樂天後,僅算是二三線的藝人,不得不說造化弄人了。
隨著ICD唱片機露出鋒芒之後,借助F利浦集團和寶麗金公司的影響力,ICD唱片機逐步開始在米國、東瀛、歐洲各大市場逐步的鋪開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