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財務好轉(2 / 2)

劉焱不需要在媒體上吹噓神秘背景,也不造謠子虛烏有的項目,那些在大銀行眼裡是沒用的。

佳寧置業神話期間,其資金往來的銀行都並非大型銀行,這些大銀行也完全搞不清陳鬆青的來路,所以吹的震天響,也沒有騙到彙豐、渣打和中銀的貸款。

然而,劉焱不需要吹,其公司的開設在銀行的賬戶,資金流水,已經證明了其實力。

所以。銀行願意錦上添花,即使遇到市場環境不好,依然主動給這樣優質的企業提升信貸額度。

即使其把錢拿去抄底房產,各大銀行也是覺得,劉焱可能有發現了彆人沒有發現或是不敢挖的金礦。

晴天借傘,雨天之前收回。

這是銀行界的格言,雖然有點偏頗,但是,銀行絕不該為企業家詐騙買單。覺得其不靠譜,一定要遠離,絕不應該為小概率成功事件付賬,那是風險投資做做的事情,而不是銀行去做的。

銀行貸款隻能賺取很微薄的利差,百分之十的壞賬,就能讓大部分銀行破產。

而風險投資則是追求,99筆投資失敗不要緊,至於有一筆投資賺到百倍,覆蓋掉九十九筆投資的項目破產的虧空就可以了。

相對而言,劉焱更喜歡跟銀行合作,因為隻要到期還債就可以了,他自信能賺到比借款的本息更多的資金。而風險投資不要他還債,卻是要求永久性的占據企業的股份,劉焱自信自己的企業是世界上最好的,沒有那個企業能比他的企業更好,這個自信不是來源於其他,而是來源於劉焱對於自己,對於比這個世界領先幾十年的未來平行世界的信心。

所以,劉焱都想出了很多年後用來裝逼的段子:人生最成功的投資,可能就是投資了我自己。

彆人都是謙虛含蓄的裝逼,劉焱就要反其道而行,想出一點也不謙虛的裝逼方式。

……

1983年10月開始,維創電子公司除了金融投機的收益之外,公司的主營企業實際上也重回盈利通道。

盤古主機月硬件繼續虧損還高達2000萬美元,但在主機用戶規模已經超過400萬以上,龐大的遊戲軟件的銷售利潤,彌補了硬件大部分的虧損。

與此同時,掌機平台掌娛1代,累計出貨量破億。掌機玩家更換遊戲的頻率不高,但掌機形成了平台之後,遊戲卡帶銷售市場,每月提供的月利潤也已經突破3億港元。

另外,街機業務也順利的推行了平台化,售價高達2萬美元的“鳳凰”街機平台,也累計獲得了10萬台銷售量。

彆看這個銷量好像看起來不太起眼,但是形成平台化之後,既然都花費2萬美元購買高端整機的街機經營者,自然也不會吝嗇花費800美元的價格更新遊戲軟件。

事實證明,普通的遊戲廳需要2年左右才會對遊戲進行更新換代,大致上符合摩爾定律的規律。但是,鳳凰街機平台的用戶,卻是平均4個月左右,就會對自家街機的遊戲進行更新。

並不是由於鳳凰平台的遊戲質量不好,相反,正是因為質量好的遊戲太多了,而且,街機整機價格昂貴,所以,鳳凰平台的老板,大部分調高了投幣的數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