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香江找不到第二家公司舍得砸近5000萬元重金去拍攝一部動畫。但是,隨著後來香江電影真人明星的片酬不斷上漲之後,不少的電影資本,也開始逐漸投入動畫電影。
當然了,無論是內地還是香江,動畫電影的市場份額,跟真人電影都是沒法比的。以至於,一陣熱鬨之後,香江長期投資動畫的公司還是相對比較少。
與此同時,仙劍也堪稱是首部在國際票房市場上賣座的華語動畫電影。尤其是在東瀛市場,這部動畫斬獲了20億日元票房,雖然跟東瀛本土最熱賣的動畫電影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20億日元的動畫電影,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都算是巨大的成功。
在米國市場,仙劍斬獲600萬米元票房,並且,獲得的評價,也遠遠超過大部分的華語片。畢竟,強烈的HX風仙俠動畫,米國觀眾可是從來就沒見過。
仙劍之父肇海軒也因為該片,也一舉成名,成為了橫跨遊戲、動畫行業的大佬。
也正是因為仙劍首部遊戲和動畫電影的成功,仙劍2係列越發精益求精,後來整個係列的遊戲和動畫,都堪稱是華語仙俠遊戲和動畫的巔峰。而且,絕對不是吃老本,而是整個係列的技術和創意上都進行了巨大的創新,在整個行業都堪稱是被人模仿的楷模。
當然了,仙劍1的動畫主要也不過賺了聲勢和人氣,真正的利潤是比較微薄的,即使加上後來vcd的銷售,後來總體上也不過賺到了1000多萬元的淨利潤。
而更多的利益,體現在仙劍遊戲的銷量刺激效果上.原本,至83年12月份仙劍1遊戲銷量也僅突破300萬。但後來仙劍1遊戲幾年內陸續增長到了1700萬,其中,相當多的玩家是因為被動漫吸引,轉而開始去購買遊戲。
仙劍動畫成功上映之後,菲力克斯動漫公司的第二部作品,卻不是仙劍2,而是——阿瓦隆之庭。
沒錯,就是後來月球廚師們癡迷的fate係列的“不懂人心,但是懂政策”的看板娘棉被王阿爾托利亞潘德拉貢的故事。
這部動畫裡麵的人設都是現成的,後來的月球故事裡麵,雖然呆毛王的騎士團,沒有被專門改編成動畫。但是,裡麵很多角色,在不同的動畫、遊戲、小說、廣播劇裡麵都有出場。
尤其是,劇本也很成熟,阿瓦隆之庭直接就可以拿過來當作劇情腳本。這個故事雖然是通過梅林的口吻講述少女阿爾托利亞潘德拉貢從村姑拔出石中劍成為亞瑟王的故事。
整個故事應該算是fatestaynight、fatezero的前傳,可以豐富整個fate係列的世界觀的外傳故事。
由於,整個故事是根據亞瑟王的傳說故事改編,而亞瑟王在西方國家有具備強大的ip基礎。類比HX的ip而言,未必能跟西遊記相比,但絕對能跟封神榜旗鼓相當。
根據這個歐米國家耳熟能詳,全世界也都是有一定知名度的故事,改編成動畫,騙人氣的成功率也很大。
要知道劉森給的半成品,已經包括了後來大量畫師的心血,人物設定即使再後來,也是二次元可以靠臉騙錢的。更加上,如騎士王的榮耀、孤獨的巡禮這種經典和情懷加分的bgm,如果把這些素材整合好了,確實可以製作出史詩級彆的動畫大片。
劉森把這些素材打包交給菲力克斯公司團隊之後,整個團隊都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比仙劍1的壓力還要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