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零章 各種劇評(2 / 2)

這是一部絕對對得起票價的大片,是《鴉片戰爭》題材中最經典的一部,我想即使是今後,也很少有同類題材,能超過或達到這樣的水平!”

實際上他說的朋友相邀是假的,他可沒有朋友好到願意請他看電影,純粹是為了賺點稿費錢,自費35港元一個人去看了一遍。

作為香江電影史上最高成本的一部大片,而且,還是香江電影史上非常罕見的戰爭片。《鴉片戰爭》可以說是成功的一塌糊塗,在香江上映首周票房既破2000萬港元。雖然,香江市場不大,但有些影評人士預測,它將會再度刷新香江票房曆史記錄,保守估計4000萬,甚至有希望破5000萬。

當然了,無論是四千萬還是五千萬元,相對於其昂貴的製作成本,不過是杯水車薪。

即使加上國內賣拷貝數量破500個,每份拷貝2萬元,這也不足以收回本錢。

所以,《鴉片戰爭》回本主要是靠著國際市場,以及VCD、電視版權等等方麵的收入。

其中,東瀛票房市場,成為了最關鍵的市場,歐美市場因為文化隔閡,加上排隊槍斃的片子並不罕見,現階段歐美對於天朝近代史也不感興趣,所以,預計《鴉片戰爭》在歐美應該不會有太出色的表現。

東瀛卻是不一樣,因為,東瀛對於天朝曆史非常了解,而且,對天朝曆史的感興趣程度僅次於華人。比如,後來烏宇森在好萊塢執導《風語者》虧的一塌糊塗,作為華人導演,在好萊塢失敗一次基本上都完蛋了。所以,吳宇森不得不回歸華語影壇,後來靠著資曆籌集資金拍了《赤壁》,因為太長了,電影分成上下兩部上映,國內兩部電影總和也就8000萬美元,但在東瀛市場《赤壁》兩部加起來卻斬獲1億多美元票房。也正是靠著東瀛票房市場太火了,《赤壁》不僅僅沒讓吳宇森推出影壇,而且還重回巔峰,再度成為國際大導演。

《鴉片戰爭》題材上或許還不如《三國》,但是,東瀛近代史是被西方列強強行打開國民開始了近代化曆程。這跟天朝近代史非常相似,所以,在東瀛還未上映,已經有大量曆史和文化界人士討論這部電影。

《鴉片戰爭》電影的中文版製作完成時,實際上,日語字幕和配音,早就準備好了。所有,在香江上映10天之後,東瀛東京也開始了點映。

《鴉片戰爭》東瀛首映日票房4000萬日元,雖然算不上多出眾。但這主要是因為,發行商吃不準這部電影在東瀛是否會受歡迎,所以一開始僅安排了有限的場次試映。

但這部電影首映日之後,好評和票房飛速增長,也使得院線開始漸漸增加了資源投入。

“‘鴉片戰爭’與‘黑船事件’,中日兩國近代史的開端,這些曆史事件,引發的反思和研究文章無數,但是,史詩級的電影卻是非常罕見。

黎翰祥和解晉兩位天朝導演,超出了傳統的曆史片的範疇,以戰爭的角度拍攝,效果好的令人驚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