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嘴裡甜,心中更甜(2 / 2)

大名! 湘中大將 5247 字 6個月前

“真甜!”

信虎直接將金平糖塞給阿夏,說道:“你想吃了就和我說,我托商人去堺那裡買。”

“好!”

阿夏隻覺得這一刻很幸福,心裡的甜蜜已經超過了嘴裡的甜味。

不過在一旁聽著,心中早已經垂涎欲滴的次郎破壞了氣氛。

“兄長,嫂子,我能吃一顆嗎?”

阿夏稍微有些驚慌,她連忙拿出金平糖分給次郎和阿香。

後麵進來的毛利勝清又炸毛了。

“信虎你這個混蛋,我才看一眼你就塞懷裡!”

“阿夏,我也要!”

“好好好,兄長辛苦了,這是給你的。”

毛利勝清一瘸一拐走上前,笑嘻嘻的接過金平糖塞進嘴裡,他還對著信虎抬頭挑眉示意。

“哢嚓哢嚓…”

“這金平糖真甜呐!”

“太好吃了!”

“給,這裡還有。”

小小的一份金平糖,十分珍貴,不過比起一家人分享的喜悅,不值一提。

今天,織田信長還賞賜給信虎不少東西。

原本窮的揭不開鍋的家庭一下子富裕很多。

他拿出賞賜的兩匹布交給阿夏道:“這是新布,你去找裁縫最幾件新衣服,還有次郎和阿香的。”

接著他拿起那一袋子錢,一百貫錢,折合二十貫永樂錢。

日本戰國時代,各個令製國,甚至是諸侯都有自己製造的銅錢,但是銅錢含銅量不高,是惡幣。

反而是從大明流傳到日本的永樂錢因為質量好,外貌品質優良,反而成為了各地諸侯公認的良幣。

日本內部之所以有著大量的永樂通寶流通,主要是因為日本和大明之間的貿易。

日本會從大明進口絲綢,糖,茶等物品,然後向大明輸出日本武士刀,和扇,和紙,漆器以及金銀等物品。

雙方通過貿易,日本大量的金銀流入大明,而大明的永樂通寶進入日本。

在市麵上,一枚永樂通寶兌換多少惡錢沒有統一的標準,主要是看惡錢的質量。

織田家鑄造的銅幣還行,市麵上是一文永樂錢換五文織田錢。

織田家內主要使用的還是永樂錢,後來織田信長直接將永樂通寶作為軍旗,這也是獨一份。

這二十貫永樂錢足夠信虎一家一年多的開銷。

要知道他作為足輕小頭代,也就是四十貫的俸祿,加上領地的收獲一百四十石,折合銅錢七十貫,再加上一人扶持米,一年下來,收入在一百一十餘貫。

除去要承擔的兵役要花費固定的五十貫之外,一年結餘也就十餘貫左右。

不算兵役,隻算一家開支,五十貫綽綽有餘。

如今,信虎年俸增加了十貫,又多了兩份扶持米,這一下一年能結餘近三十貫錢了。

信虎隻給自己留了兩貫永樂錢,解釋道:“這十五貫你收好,這五貫,我打算拿去買書。”

“買書?”

毛利勝清有些不理解,他們這些鄉巴佬,大字不識幾個,讀書乾嘛?還不如多練一會武藝更實用。

信虎擔心他們誤會,立馬解釋道:“我要到家主大人身邊工作,家主大人可是得到京都公卿的教導,我若不讀書,隻怕無法勝任這份工作。”

毛利勝清恍然大悟道:“還得是你,那必須得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