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瑾王容陌(1 / 2)

岑嬌倒不是因為與阮瑀置氣才想要去赴宴。

阮瑀雖然囉嗦了一些,但那幾句話說的很有幾分道理。

前一世她過得委實糟心,沒有體會過快意情仇,更未品味過風花雪月。

說不向往那是假的,畢竟上輩子她過世時也不過二十餘歲。

再冷硬的心終是也有柔軟之處,裡麵靜靜埋藏著一顆未來得及沐浴陽光雨露,便被巨石壓下的種子。

如今既得重來一次的機會,定要將前世的遺憾儘數彌補方才不辜負老天對她的厚待。

尚在閨中時她性子冷清,不喜赴宴,可待入了深宮反是喜歡起來。

尤其是看那些春心芳動的小娘子與年輕公子們眉目傳情,她覺得很是有趣,但有時又難免覺得心酸。

或許是她的表情太過專注,小皇帝還以為她有做紅娘的嗜好,每月都會舉辦一次宮宴,專門宴請那些尚未婚配的公子小姐,讓她近距離將酸葡萄吃個夠。

雖說方法不大妥當,但總歸孝心有加吧。

此生第一大事,便是尋一傾心之人,體會一番何謂花前月下,何謂入骨相思。

阮瑀說的對,她整日待在府裡,縱使有天賜良緣也被她錯過了,不如外麵走一走,萬一就遇見了呢?

……

青梧坊,碧梧連天,陽光透過高大筆直的梧桐樹枝,落下遍地金色的光斑。

天上層雲變換,青石路上光斑交錯,靜謐安寧。

青梧坊住的皆是官宦人家,是普通百姓眼中的權貴之地。

然則長安城中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那便是上永平,中崇仁,下青梧。

這三坊其實都是權貴雲集之地,但在長安這種隨手扔個瓷碗都有可能砸到官家的地方,權貴自然也分三六九等。

如永平坊住的都是王公國戚,崇仁坊住的則是侯伯權臣,而青梧坊則多是身份雖高,但根基尚淺的人家。

京中的侯府如過江之鯽,能被人所熟知的委實不多,但隻要你說上一句“在下家住崇仁坊”,那即便對方對你了解不多,亦會對你尊崇有加。

青梧坊中有一間五進五出的宅院,寬敞明亮的院子在這條街道上卻顯得有些冷清。

時下南人多好享樂,美人比妝,文人比墨,權貴之家則比宅院華美。

畢竟穿金戴銀是暴發戶才會做的事情,身為權貴就要有權貴的樣子,顯擺炫耀也講究個低調而為。

比如護國公便喜歡在門口立個一人多高的月光石,且為了物儘其用是以格外喜歡舉辦晚宴。

待斜陽西下,月上柳梢,護國公府門前會瞬間灑滿皎皎月輝。

每當客人讚歎不已時,護國公便會擼著胡須,謙虛的擺擺手,“那幾個孩子就喜歡弄這些小玩意兒,讓大家見笑了啊,來來來,回去吃酒。”

岑嬌當初聽聞之後,心裡隻好奇一件事。

待落燈之時,家家戶戶都隱於夜幕,唯有護國公府燈火通明,這……確定不是在招賊嗎?

相較於各府,眼前這間宅院便宛若在一群環佩羅裙盛裝打扮的美女之中,乍然闖入了一個素麵朝天,麻衣布裙的女子。

而門前匾額上的“瑾王府”三字,更顯得它與周圍格格不入。

但凡封號沾個“王”字,也該出現在永平坊,而非此處。

宅院雖簡單,但勝在乾淨簡潔,一目了然,沒有嶙峋的假山環繞,亦未種遍花團錦簇。

明亮無塵的亦如院中廊下行走的男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而益清。

暗青色的衣袂卷起映入廊下的淺光,男子如同自碧波之中而來,身上縈繞著淡月的清冷與深潭的幽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